#
智慧城市在選舉中成為市長候選人必備的議題
#
期待未來的市長們能夠落實競選承諾帶領台灣城鄉往智慧城市發展
!
自從 2010 年 IBM 公司正式提出「Smart City」的概念後,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發展關注的熱點。智慧城市是透過利用以感測網路、通訊網路、雲計算、雲平台、大數據分析等為基礎的新一代應用技術,來改變2G(Government)、2B(Business)、2C(Consumer)之間互相溝通的方式,對於包括民生議題、政府營運、城市增長等三大需求,做出基於大數據為基礎的回應,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為城市住民創造更美好的智慧生活。
由於項目實在太多,大致區分為三大範圍包括了:
政府營運(2G) — 包括了電力系統與能源管理、治安改善問題、緊急(災害)應變系統、鄰里監控、智慧化政府流程、警務、郵政等智慧化工程等議題。
行業增長 (2B) — 包括了5G行動網路建設、智慧交通系統、無人車、環境品質、空汙品質、運輸(物流)智慧化、商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應用。
民生議題(2C) — 包括了食衣住行育樂醫等民生問題,有食品安全與追朔、智慧零售、無人商店與餐飲、智慧社區、智慧校園、健康照護、智慧醫療、藥品管理、智慧教育等。
回到命題,事實上三種情況都會遇到,如下:
市政治理相關部分,多半會由政府起頭產業參與,比如藉由社群媒體做到無差別的24/7政府市政多方向互動服務。
在產業成長方面,智慧城市帶動的是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的雙向互動成長,造成資通訊產業與傳產、製造、服務業產生火花與正向閉環,而商業考量當然是放在第一位。
在生活效率與福祉部分,從智慧家庭、智慧建築、智慧社區生活圈,一路到校園、健康飲食、智慧零售、智慧醫療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是對民眾有利才做嗎?這要看什麼角度,從微觀來看未必人人都愛被攝影機監視,但是從巨觀來看,智慧城市等級的安防系統確實可以有效提升破案率與降低犯罪率。
與智慧家庭服務不同的是,智慧城市目的在提升整體城市運轉效率,而智慧家庭則是讓家人更開心的生活,如果讓家人不開心,智慧家庭服務是賣不出去的,但是智慧城市的資源與發展動力來自 G端政府 與 B端產業,多半有強烈的應用導向,會以解決問題為前提出發。
之前在智慧家庭議題所提到,目前最大的困境在於市場破碎化,但是智慧城市並沒有這個困擾.....全文請看連結文章。
---
智慧家庭實驗室 smarthomehu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