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1-30 04:07:16

問題:請問使用比較小的料盤是有什麼技巧嗎?我只會塞口紅膠。 # 試印校正 # 小料盤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30 06:51:59

Yves Hsu
2017-01-31 00:14:55

我自己畫了這個


原文網址 杜晧維
2017-01-30 01:13:57

想請問各位有影片中印到比較前面的地方會有類似摩擦到的怪聲是為什麼?但東西印出來都很完整感覺不是摩擦到 謝謝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30 01:22:30

我有聽到摩擦聲,但是聽不出是磨到哪裡發出的

邢鳳言
2017-01-30 02:39:28

會不會是晚上氣溫降底開始翹邊造成頂部被抬高,因為聽起來是旁邊比較響。

杜晧維
2017-01-30 09:50:26

在空中移動時就有那應該不是摩擦到,但還是聽不出是哪裡的聲音,油都有上,只有上面那一區有聲音

Dennis Chen
2017-01-30 18:42:11

聽起來很像螺絲震動的聲音,看一下平台上是不是有沒鎖緊的螺絲,有沒有零件鬆掉的,再觀察在列印時,側吹風扇的邊邊是不是和平台有接觸到...這些都會產生怪聲


原文網址 Vincent Liu
2017-01-29 17:34:44

各位先進請教一個問題,各位在做自動校正的時候最靠外側的幾個點會不會拐一下?因為這拐一下,好像讓機器覺得這幾個點相對其他點要低所以會自己讓噴頭向下補償造成噴頭過低不出料,過了這些區域後又把剛剛的料一口氣吐出來,像第一張打底的圖一樣,這要怎麼解呢?有沒有辦法進去改自動校正的值呢?還是噴頭有什麼地方有問題?另外分享一下,這個排煙罩沒有支撐。還有個問題,側吹風扇是不是要自己開,我好像忘了開,還好天氣冷不然應該會炒一晚的米粉。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1-29 17:40:30

第一層高是設多少?

Roy Lo
2017-01-29 17:49:06

1.檢查上蓋前方兩側是否會與球頭的螺母干涉
2.把長彈簧移除或拉鬆一些

廖新弘
2017-01-29 17:51:23

過年期間買不到螺帽,我個人是採取其他人的建議將上蓋的前端磨成45度,跟彈簧拉鬆

陳維德
2017-01-29 18:10:18

建議將上蓋的前端磨成45度,裝好按壓左右風扇下面看會不會有卡卡,有就是重鎖時往會卡的方向按著上蓋去鎖,跟彈簧拉鬆拉,還要看你的皮帶的鬆緊調整

Vincent Liu
2017-01-29 18:30:02

感謝各位的回應目前看起來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目前量到的螺帽和上蓋前端一邊約有8條左右的間隙另一邊幾乎沒有間隙,很希望可以調成左右各四條左右,但是就是不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東西的厚度是在4條左右的,我想要先墊在螺帽和上蓋中間慢慢鎖緊,鎖緊後如果可以輕鬆的移除店進去的東西相信應該間隙有留出來了.

Vincent Liu
2017-01-29 18:30:22

這要去哪裡看??shell thickness嗎 0.8

陳維德
2017-01-29 18:31:46

間隔多少是無所謂就是不要影響到限位感應就好

Vincent Liu
2017-01-29 18:34:38

了解,另外請教一下皮帶太鬆會有甚麼現象,太緊又會有甚麼現象,怎樣可以簡易的知道皮帶的鬆緊?我是全部按表操課,按照說明書的方式調整安裝的

陳維德
2017-01-29 18:36:00

太䯳我是沒用過,我是用手指去按壓三條皮帶感覺鬆緊,有同學是用彈皮帶的聲音調到一樣頻率,這我不會Q_Q

Vincent Liu
2017-01-29 18:38:48

這就厲害了要調成同樣的音頻,也就是說皮帶都一樣緊就好了嗎?

陳維德
2017-01-29 18:39:29

也不能太緊,對馬達不好,可能久了會軸徧

邢鳳言
2017-01-29 18:45:52

調音階的話,有調音的APP可以下載 用他來聽最準

邢鳳言
2017-01-29 18:46:24

你在描述的東西和可溶性支撐料好像

陳維德
2017-01-29 18:46:43

邢鳳言 分享一下app 的名稱吧,謝謝

邢鳳言
2017-01-29 19:09:38

邢鳳言
2017-01-29 19:09:56

陳維德 Play商店搜尋「調音器」 有很多選擇, 因為Play商店的我都沒用過沒辦法推薦

Vincent Liu
2017-01-29 19:18:17

這我有但是按照這個應該皮帶會調斷吧等一下來調一下看看APP能聽到多低的音頻

邢鳳言
2017-01-29 19:19:25

Vincent Liu 至少比較容易調到一致,調斷是太粗魯了

Vincent Liu
2017-01-29 19:20:13

瞭解了原來在進階項目裡,0.3沒有去動它

邢鳳言
2017-01-29 19:20:46

調到最外會拐一下會不會是因為出界了?我不會耶

Vincent Liu
2017-01-29 19:23:18

是在自動校正的時候仔細看上蓋,可以發現上蓋是不是水平向上移動還是歪一邊向上移動,我發現水平距離圓心最遠的那幾點都會拐一下

陳維德
2017-01-29 19:23:24

應該說的是點下去歪頭

邢鳳言
2017-01-29 19:27:59

古有千里眼,今有電子顯微陀螺儀眼

陳維德
2017-01-29 19:36:03

會這樣就是那長彈簧太緊或是平台那有卡到不順,要用比較大的力量去下壓

Vincent Liu
2017-01-29 20:22:53

有把彈簧移除會好一點但是會發生sensor長亮,所以應該是有一點點的干涉,所以應該要先處理干涉再來看看皮帶鬆緊是否一致

Vincent Liu
2017-01-29 20:31:16

帶這個恐怕會調不完怎麼調都覺得有問題

馮致榮
2017-01-29 21:31:25

彈簧拉鬆一點就好

Tk Leung
2017-01-29 22:40:49

自動調平一向是個雞肋。弄不好比不用還差, 但總觀多種自動調平系統都存在問題。用接近開關的, 由於這東西本身不是太準(相信有準的,但應很貴)。但平台的誤差要求要少於0.1mm, 這似乎難以勝任。而現在很流行的印咀直接觸發開關, 我之前的機器和Atom都在用這方式。這個最大的問題是由於hotend 需要彈弓來固定, 而彈力不能太弱, 否則會影响hotend 的穩定性, 所以使用時印咀要施多些力才能觸發開關。以我之前的機器為例, 大約是300-500g。別少看這些力, 在結構不夠緊密的機器會有很大影響, 就算結構及格但也足以令皮帶輕微變型而影響探測結果。Effector在中心時, 3條皮帶分擔了力所以變形較少。但在邊角時, 所有力會集中在其中的一條皮帶, 變形便不能忽略了, 所以才會有自動調平後邊角永遠比較貼的現像。就算probe已做得很靚, 也要tune好個 z-probe offset 先可以正常運作。對一般新手而言, 又是一場挑戰。

Vincent Liu
2017-01-30 20:15:59

各位先進按照大家的經驗分享 ,小弟先把上蓋跟防滑螺絲的間距先留出來,把噴頭跟底座拆開,核對了三個方向發現,有一個方向,可以讓我把厚度八條的防靜電袋兩邊各墊進去一片,所以如果有人發現干涉還沒動手磨的可以拆下來看看是不是跟我的一樣有一邊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讓上蓋可以活動

Vincent Liu
2017-01-30 20:20:52

再來是漫長的調張力的過程 張力相對大的那一邊力量會比較大,就會歪頭,但是真的不好調,手上的調音APP也聽不到皮帶在唱什麼?就這樣調緊調鬆調緊調鬆..........最後也只好放棄最好的狀態就跟圖片一樣了,其實皮帶真的不好調,看量皮帶張力的工具就知道,還真的是用聽的 http://www.hht.tw/comm/upfile/p_160315_02961.pdf

廖新弘
2017-01-30 20:35:32

不用那麼費功夫,我都是同好設計的皮帶張力計

廖新弘
2017-01-30 21:38:03

陳維德
2017-01-30 23:20:23

感謝分享有這就方便多了

邢鳳言
2017-01-30 23:22:27

趕快來印一個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31 07:32:15

Vincent Liu
2017-01-31 09:29:00

太好了,感謝列印中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31 16:44:58

難怪人數瞬間暴增。對了,其實那個BEARING也可以不用裝。

陳維德
2017-01-31 16:46:39

印好但要找螺絲固定,沒有剛好可以用的=_=

廖新弘
2017-01-31 17:39:38

陳維德 自己改

陳維德
2017-01-31 18:35:18

找到螺絲,但家裡沒有橡皮筋=_=,改圖我不會呢,慢慢學著玩,晚點要去朋友那,找看看有沒有橡皮筋XD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1-29 09:25:37

口紅膠推薦

目前用 UHU 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的有更好用的

褚柏胤
2017-01-29 10:44:46

紅色3M

施百鴻
2017-01-29 11:04:19

藍色3M

Yves Hsu
2017-01-29 12:19:57

3M 有照片嗎?好像沒看到

Bise Chen
2017-01-29 12:22:39

紅色那一款

施百鴻
2017-01-29 12:27:50

施百鴻
2017-01-29 12:28:19

Yves Hsu
2017-01-29 14:03:17

膠帶比較好嗎?

施百鴻
2017-01-29 14:21:21

見仁見智 看你的習慣 膠帶貼上去再開熱床就很牢固了 之前沒熱床也是用口紅膠 後來是懶著清理殘膠 就都用膠帶(膠帶是比較貴 但是可以用很久

戴士偉
2017-01-29 14:58:57

自從用了白膠, 已經很久沒用口紅膠了...

Joe Abaquin Bing Aquino
2017-01-29 20:53:12

I use HairSpray.
It evenly coat the plate and to remove the object is to put in your freezer. In 2-5 minutes, it come off itself.
Then I just spray again and ready to be use again.
After about 5-10 use of the plate, to remove and clean up, just wash it with warm water.


原文網址 Patrice Kong
2017-01-29 02:10:38

請教諸位前輩(新手發問請勿見怪)
目前機器印官方提供的gCode測試檔都沒啥問題
但若是檔案是由Thingiverse下載的stl檔再由cura切出來的gCode
不知為何就是會印成酥酥的
噴頭出料好像總是有一搭沒一搭
請問我該往那個方向去嘗試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Clarence Lee
2017-01-29 02:18:32

Cura有匯入官方profile嗎?注意線徑 噴嘴大小 速度等設定

施百鴻
2017-01-29 02:29:40

要改1.75

Patrice Kong
2017-01-29 04:53:21

順利地正常列印了,謝謝大家!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29 06:51:01


原文網址 杜晧維
2017-01-28 23:24:35

想請問一下 如果印完發現翹邊了 可以怎樣讓她變平一點 用火烤可以嗎 謝謝

廖新弘
2017-01-28 23:27:13

不能

James Lu
2017-01-28 23:48:55

如果不是要求很高的作品 倒是可以用吹風機 稍微烤一下 輕輕彎曲 然後冷卻

施百鴻
2017-01-28 23:59:02

沒有翹的很嚴重的話 可以試試開熱床 放上去擺段時間看看 底部會平整些

邢鳳言
2017-01-29 03:14:07

翹邊通常伴隨著是變形,如果長方形變成梯形,那就節哀順變了


原文網址 陳順得
2017-01-27 18:10:50

請問有人印「新開的」PVA +200度,會出現線材吸水後的氣泡爆裂聲嗎????

黃俊傑
2017-01-27 18:15:04

PVA超容易受潮的呀………

陳順得
2017-01-27 18:15:34

可是從第一層就開始,啊捏正常@@?

謝哲銘
2017-01-27 18:53:41

出料有順嗎

陳順得
2017-01-27 18:59:26

很順,就是很吵

林志鎰
2017-01-27 21:18:17

溫度太高,每個機台調整校正後溫度都會有落差,我的PVA溫度只用185

陳奕廷
2017-01-27 22:29:04

溫度降低試試

李穆
2017-01-27 22:40:52

我新開的材料也有


原文網址 吳昌駿
2017-01-27 14:19:59

我是2.0升級2.0EX套件,依照說明書確認噴頭微動開關正常運作
但是在執行auto level 會出現Z min error , 請問大大該如何解決此問題呢??

MoMo Yang
2017-01-27 14:27:44

你的設定有改成2.0嗎,在lcd 裡面control選項中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1-27 14:57:59

要選2.5EX。
移動平台上的螺絲再旋進去一點,直到光學微動開關的紅燈剛好熄滅。


原文網址 趙庄浚
2017-01-27 12:53:46

各位前輩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各位3D列表機的LCD顯示器不會亮且旋鈕沒功能可能是什麼原因呢,我也有照官方網站所說的去檢查但都沒有用(螢幕有時會亮一小段時間但沒有顯示任何東西)

黃俊傑
2017-01-27 13:13:51

你的檢查是??? 移除所有線跟晶片 只留input電流跟LCD排線嘛?

趙庄浚
2017-01-27 21:51:18

官網上說的檢查方式都試過了

趙庄浚
2017-01-27 21:51:41

但你說的方式可能沒試過

趙庄浚
2017-01-27 21:52:43

你說的是把除了電源跟排線之外的都先拔除嗎

邢鳳言
2017-01-28 19:41:26

請問你是如何判斷出「旋鈕沒功能」的呢?


原文網址 Bless Ma
2017-01-27 10:58:00

[已解決] 照 Jungtaw Wang 的建議,將bed roughness改成0.2之後,看起來很正常
多謝大家的幫助

KISSlicer 切片問題請教
因為照片有點多所以又開了一篇,請見諒
請看照片內容有個別說明

測試檔案為30mm x 30mm x 10mm的方塊

為了避免認為180度太低,所以我用200度測試
(但明耀低溫料用200度實際上太高了,會有氣泡產生)

補上流量1 KISSlicer切片的g-code
https://mega.nz/…

陳維德
2017-01-27 11:13:36

我都沒改流量的設定打的底也是很ok 的說

王榮達
2017-01-27 11:27:55

層高設定0.1的時候,建議這裡的值要與層厚的值相加=0.2~0.25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27 11:42:08

我把你的gcode丟到我機器跑第一層,但是我關掉熱床,感覺料真的有一些些不足,但是還可以接受,詳細原因還在想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27 11:43:50

再補一張照片,想不出問題在哪裡?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27 11:45:52

Infill Exteusion Width 我習慣開大一點,大約0.5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27 12:25:54

有時候真的會鬼打牆,我就會偷懶,重灌軟體,往往都會瞎貓碰到死耗子。

陳維德
2017-01-27 12:28:48

我印他這gcode也是擠出量不足,重裝軟體,用原廠建議的去試,看擠出量的設定像是要印小東西的

Bless Ma
2017-01-27 12:38:52

按照Jungtaw Wang的建議,將bed roughness改成0.2之後,看起來問題已經解決了,謝謝各位幫忙

Bless Ma
2017-01-27 12:43:44

印完了,感覺很完美

陳維德
2017-01-27 12:46:08

我切的照那檔案50x50 縮小0.6 就是30x30 0.1印沒調任何設定印出來的第一層

黃俊傑
2017-01-27 13:16:24

話說 你噴頭要跟著降低勒? 或者kisslicer 沒把這層高的變數加入? 所以噴頭還是用著a4紙張的厚度下去列印???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