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Tom Hsi
2016-10-28 15:47:52

有沒有朋友想嘗試看看?

檔案下載點: https://www.dropbox.com/s/cesyti81ujs2…/3DP_container01.rar…

黃俊傑
2016-10-28 16:58:35

有點像是TENGA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8 20:18:01

好像是散熱用的

黃俊誠
2016-10-29 06:43:52

這有哪些特色......


原文網址 紀傑士
2016-10-28 00:11:44

求救!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送料機 在咬住那個管子的接頭 咬不住了 除了換一顆新的 還有什麼方法 之前有印象好像有看過在教學
有人還記得嗎?

Shi Xinhui
2016-10-28 01:07:31

快拆接頭嗎?備品包有呀

廖新弘
2016-10-28 06:11:03

去外面或者原廠買,擠料機規格是NPT1/8英吋,管徑4mm,噴頭是M5x4mm

紀傑士
2016-10-28 08:21:05

請問一般五金行有賣嗎

廖新弘
2016-10-28 08:22:24

找自動控制或賣空氣管店家

紀傑士
2016-10-28 08:23:06

好的 我去找找 謝謝

孫振擎
2016-10-28 12:52:34

空油壓店

Charlie Ting
2016-10-28 13:57:58

不貴,多買幾顆備著

孫振擎
2016-10-28 14:07:43

要買日制,管比較好拆,上次買露天3xx的,用一個剪一個,拆不下來

橘子腦師
2016-10-28 14:45:09

我就遇到過,目前先這樣擋著用

紀傑士
2016-10-28 17:10:41

這怎麼用的...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6-10-27 22:20:05

Cura 2.3.0 的設定請教

小弟初學,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方享一下如何用在 ATOM上,google 到的都是舊版了,因為剛入門,對不太起來 orz ...

黃俊傑
2016-10-27 22:22:45

廖新弘
2016-10-27 22:25:36

列表機要選擇kossel mini

莊小琮
2016-10-27 23:05:10

Cura 15.04建議先用 摸熟後再用2.3會比較有概念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6-10-27 01:16:56

請教一下列印軟體

想請問一下 ATOM 3DP 大家比較常用那種列印軟體,小弟目前在學 Cura 大家覺的好嗎?還是有更推薦的? 感謝

林文和
2016-10-27 08:02:01

我也用這套,只因為支撐架好拆

廖新弘
2016-10-27 08:48:52

多用幾套,你會發現世界大不同

黃俊誠
2016-10-27 12:32:58

我是用cura 2.3 版,簡易模式列印當中發現不會牽絲,穩定的印

黃俊誠
2016-10-27 12:35:13

張岳傳
2016-10-27 12:36:56

喜歡Repetier-host的介面


原文網址 Jumi Chen
2016-10-26 23:20:59

弄到有點火大....溫度、回抽、回抹、速度
一些有影響到的幾乎都有做上下調整過了~!
擠料輪跟噴頭也都重新拆過清理一次了...
印出來的結果還是這樣....
請問還有什麼是我沒有調到的呢??

Charlie Ting
2016-10-26 23:34:21

設錯了!

Jumi Chen
2016-10-26 23:46:10

感謝指點

Clarence Lee
2016-10-27 08:36:10

Trigger 100 ^^||

Jumi Chen
2016-10-27 09:47:49

Trigger壓到5溫度拉到185後的結果...(min layer15)一開始的確沒有牽絲了...顯示壓低Trigger後回抽的確有作用,但是可以發現一脫離支撐範圍就又開始有細小的絲線了...晚上下班測試看看把wipe開到10會不會改善

黃俊誠
2016-10-27 12:43:15

牽絲好重

William Lee
2016-10-28 09:28:58

回抽再多一點!不然就是換個料了!!!

李穆
2016-10-28 10:47:35

回抽距離開到7,回抽速度上衝120以上試試看,另外就是材料可能受潮了,黏性增加

黃俊誠
2016-10-28 12:38:53

我之前牽絲也很重,把軟體更換cura 2.3 只設定機器,其於參數不更動,直接快速列印(簡易模式) 也可選擇20% 50% 100%填充 現在目前所印的似乎很少牽絲,甚至沒牽絲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0-26 10:32:25

[熱床優缺點大調查]

因為現在在外租屋,花錢狀況大很多,漸漸開始會計較錢的流向了。昨天把買很久的熱床裝上好,花了一點時間去習慣它,卻也開始發現它的一些優缺點,和思考改進的作法。

所以希望和同好們討論一下優缺點,然後再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改進招術。

這部份有幾點請大家留意配合。謝謝!

1. 這不是對 ATOM 原廠熱床的批評(事實上我覺得它的品質和用心度比土炮版要到位很多,這錢花得值得),而是針對所有熱床的討論。

2. 沒有具體意見者,請暫勿留言。這篇討論完後會集中大家意見,匯整成一篇。

3. 每一項優點或缺點,請獨立留言,並在第一行以 [優點] 或 [缺點] 加註,方便大家瀏覽。

謝謝大家!

Charlie Ting
2016-10-26 10:34:42

[優點]
可以玻璃表面附著度大幅提升,可優化列印件表面品質,節省固定底材的消耗。

Charlie Ting
2016-10-26 10:36:22

[缺點]
溫度上升及下降的速度偏低,會拉長整體作業時間。尤其等降溫的部份,在薄件列印時,需等到接近室溫才能拆物件,以免造成變型。

王智立
2016-10-26 10:55:35

以現行 FDM 經濟型熱床設計來看,在不變更原設計下。
大面積加熱和大面積冷却都需要時間。

加熱要快就要加大加熱板功率,會增加建置費用。
冷却要快就要加風扇來幫熱床降溫,印完後給它一隻電風扇吧。

除非要再投入改裝費用,不然整體看來就是用時間跟它秏了。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07:05

比較直接的想法就是用熱床印的報價會上修....哈哈哈哈

Johnson Peng
2016-10-26 11:09:54

提高成功率,,,,一些電費及時間, 都很值得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10:42

因為也沒提高什麼成功率,PLA都差不多....XD

林佑臻
2016-10-26 11:10:51

ABS或是其他收縮比更高的材料,溫差會造成收縮度不同,差異太大的時候就會導致更強的收縮、翹曲,甚至體積大的時候底沒俏,但從中間裂開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1:12:27

Charlie Ting 所以你可以加一個專用簡易電表,每次列印後做耗電量的紀錄。也可以拿來算成本。

王智立
2016-10-26 11:35:36

Charlie Ting
如果以 PLA 來看,學習如何擺位印製適時的增加側裙反而比熱床重要。

而 ABS , TPE , TPU ... 等等需要熱場的列印材料。熱床只是必要條件之一。其實不太需要想太多。

以我手上的小八為例, 24V 電源,單開噴嘴 1.5A 約 36W 。噴嘴熱床全開,最高電流為7.4~7.6v ,約為 182.4W 。

但是熱床加溫並不是全時加溫,除開始列印時由常溫加溫到工作溫度的時間 較長外,在列印中通常是斷斷續續的在加溫。每小時所秏的電能功率可能跟一隻 65W 的電風扇差不多。真的不用想太多。

Atom 要注意的反而是熱床開啟後,底座下機板的散熱問題與電源供應器的供電穩定度。

Kevin Lai
2016-10-26 11:37:12

Charlie Ting 不好意思,有點不太懂.......? 是指PLA即使使用了熱床加熱底板後還是附著度不佳,所以 "也沒提高什麼成功率" ??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39:34

王智立 這些我都了解,只是我常常一印就是幾十小時,這樣累積下來的度數就驚人了。所以我打算減少它的加熱週期來省電。

ATOM 熱床的隔熱其實作得很好,不會有散熱上的問題。工業用電源也會比原本的變壓器要好很多。所以這問題不大。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40:47

賴昊君 沒提高什麼成功率是因為我原本用藍膠帶的成功率也很高,改熱床也不可能讓成功率破百嘛....XDD

王智立
2016-10-26 11:43:20

這樣子把 Atom 熱床以上封箱還比較省時省事... 哈哈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44:32

王智立 被你猜到了~~~不過我想先把 HUB 隔離出來,不然喉管散熱會有些問題。

王智立
2016-10-26 11:46:06

你最近比較悠閒了哦,又要開始搞鬼了.... 哈哈哈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47:15

王智立 忙幾個月了,放個假。

Kevin Lai
2016-10-26 11:50:21

Charlie Ting 我目前也是都用3M藍膠帶! 所以ATOM熱床可以讓PLA穩定附著在玻璃底板沒錯吧? 因為我沒用過熱床......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1:53:50

我是熱床菜鳥,實戰經驗zero,想拿來列印尼龍或其他材質。

Charlie Ting
2016-10-26 11:53:52

賴昊君 貼在玻璃上的表面很光滑

Kevin Lai
2016-10-26 11:58:05

對了,順便提個問。由於我的Autolevel一直不是很穩定,造成打底失敗率高。我是不是可以直接開GCODE修改第一層打底的參數改成0.2mm提高成功率,後面的層高維持0.05mm~0.1mm,請問在GCODE中如何判斷第一層跟層厚參數?

Kevin Lai
2016-10-26 12:16:00

請問是這行 "; BEGIN_LAYER_OBJECT z=0.10" 嗎?

Kevin Lai
2016-10-26 12:20:19

謝謝大家!! 我找到了,用Bed Roughness來處理就可以了,立馬試試.......

Charlie Ting
2016-10-26 12:21:04

賴昊君 不是,也不建議這樣作。你要檢視一下微動開關,作好 G29,然後在切片軟體裡修正你的參數,建立個人習慣的參數值。這樣才會有效率~~

Kevin Lai
2016-10-26 12:24:23

Charlie Ting 瞭解謝謝,我再試試!!

戴士偉
2016-10-26 13:03:20

[缺點]
開熱床列印, 會比較不放心丟在家裡沒人照顧.
畢竟高溫, 高電流, 要是有個意外, 就... BBQ 了~

目前想到的就是封箱, 加個煙霧偵測器, 再加個自動滅火器 XD

陳曉澔
2016-10-26 13:06:53

其實做線做到現在........對於熱床的功能其實覺的作用沒有感覺很明顯,1。如果只想印PLA,有與沒有,沒什麼差。2,ABS通常講需要熱床,但熱床的功能大略只有底部1-2公分而已,若使用的原料本身應力過大,超過這個高度就作品就會裂了,所以原料的選擇比熱床有用。3 軟料,試了一些,似乎也不大需要熱床。 4 熱床只是基本,要印好還是以“熱場“.....所以要熱床不如直接搞熱場。 5 有熱床容易將膠蒸發掉,造成膠的黏度不夠,所以反而讓原料打底困難....比如說尼龍......我熱床都不開了,直接上厚膠。反而有成功。..................................以上或許我接觸的料多,僅為個人感想。

Charlie Ting
2016-10-26 13:10:53

我先裝熱床就是準備試尼龍料,不過要再作一下保溫層

陳曉澔
2016-10-26 13:11:32

.....................我尼龍沒開熱床........

Charlie Ting
2016-10-26 13:12:11

陳曉澔 所以我跟你的邏輯不同......XDDDD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3:13:22

陳曉澔 請教一下尼龍的特性。這樣講範圍好像很大,或是說跟PLA最大不同之處呢?

陳曉澔
2016-10-26 13:15:00

Charlie Ting 那不重要,每個人列印的手法不同,能印出來就好.........而且...........本篇重點是“討論“.........

李穆
2016-10-26 13:16:30

溫度不要開太高,可以降低耗電,仍然有效果

陳順得
2016-10-26 13:19:00

真希望ATOM可以先釋出說明書給買者,這樣就可以把要改的東西先買齊了,像是24V電源跟一些快速接頭

陳曉澔
2016-10-26 13:19:13

Poyuan Huang 尼龍算是比較高階的工程級塑料,特性上很韌,不會像PLA一樣脆,在整個強硬度與韌性、耐溫度等都超越ABS與PLA等。可惜是吸水性過強、列印難度較高、線材單價過高等,比較少人想去試這種料。

戴士偉
2016-10-26 13:20:54

是指"技能樹"這種東西嗎? XD

陳順得
2016-10-26 13:26:58

像是1.99時,三軸都換長馬達,我再加碼改成24V,無論配4988還是8xxx這兩種驅動,都很小聲,剩下像是風扇等等非要12v的我才照舊,整體上的運作電流減不少。

另外就是無論有沒有打算接0.2噴頭,都當然要加空中接頭啊,不然換起來零件來多麻煩。

陳順得
2016-10-26 13:27:45

而且甚至可以用降壓板來處理,這樣就只留24v驅動就好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3:35:10

不知道atom的熱床有沒有免責條款?

Kevin Lai
2016-10-26 13:40:52

陳曉澔 Sorry ! 請問 "只想印PLA,有與沒有,沒什麼差"???是指PLA在熱床的附著力不好嗎?

陳曉澔
2016-10-26 13:44:56

賴昊君 PLA基本上不需熱床,只要上一層薄口紅膠即可,不大需要熱床就可以安穩的列印了,熱床對PLA來講,有些人是只開熱床就不上膠了,但這要有點技術性與選對原料,個人我是比較不建議,不過絕大部份的PLA列印來講,熱床只是輔助性的讓打底不翹曲而已,但也絕大部份的PLA料來講,本來就不大會翹曲了。所以單以PLA這個材料來講,熱床有與沒有結果是差不多的。

Charlie Ting
2016-10-26 13:47:15

不上膠直印,其實蠻簡單的

陳曉澔
2016-10-26 13:47:46

Charlie Ting 你是神.........我們是人..............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3:49:31

Charlie Ting 開熱床時,你會考慮減少使用側風扇嗎?

Charlie Ting
2016-10-26 13:49:55

陳曉澔 我昨天晚上也試很久,最後找到關鍵了。其實我覺得是很多人都不想分享,所以搞得好像很難。實際上根本無腦印就好了。

陳曉澔
2016-10-26 13:51:34

我是覺的開個六十度熱床,玻璃清乾淨就可以了,但習慣用膠了,還是覺的有膠比較安心。..............其實我沒試過啦,單以原理來講.....大致這樣吧。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3:52:33

Charlie Ting 不上膠?多印幾層可能還是會翹吧

Charlie Ting
2016-10-26 13:53:28

Poyuan Huang 嚐試中,但我有看到另一個缺點了。

陳曉澔
2016-10-26 13:54:59

Poyuan Huang 開熱床與開側風扇,個人是覺的相關性不高,一個是打底用的,一個是作品冷卻用的。側風扇開與不開主要看原料本身冷卻的速度快或慢。比如我印尼龍全程風扇就不開了,PLA就可全程開,PETG可開也可不開。ABS我也全程不開...........TPEE軟料也全程不開或開小小的............................

陳曉澔
2016-10-26 13:55:55

不上膠的確也看作品啦,我印正正方方的大物件,不上膠上厚一點穩死...............

Bato Wang
2016-10-26 13:57:05

基本上功率不變的,24V的電流會比12V小, 但是馬達的反應速度會比較快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6 14:14:05

請問尼龍會像ABS一樣有臭味嗎?有毒性嗎?

陳曉澔
2016-10-26 14:59:07

Poyuan Huang 我印的時後,倒是沒聞到什麼...........不過問我不準..........我本身做塑膠,鼻子壞了........xd

Kevin Lai
2016-10-26 15:18:29

陳曉澔 瞭解,等我有熱床後再試試可否讓PLA穩固的打好第一層底層,謝謝!!

Kevin Lai
2016-10-26 18:21:13

陳曉澔 今天請了一天病假(長針眼,腫得像鐘樓怪人.....)
所以有時間根據我的提問,做了一些測試,結果如下:

1.PLA在沒有熱床的情形下確實可以直接附著玻璃板(玻璃清乾淨),第一層打底沒問題,我印到第三層開始翹曲。

2.我手上的ATOM Autolevel一直不太完美,査到這篇教學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5/01/kisslicer.html

用KiSSlicer 的 Bed Roughness 來處理 Autolevel 的誤差。下午測試後,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第一層打底時,列印層厚0.1mm + Bed Roughness 0.1mm=0.2mm,所以機器在第一層打底時會用0.2mm層厚,接下來維持0.1mm層厚列印。

以上測試結果分享,謝謝大家幫忙,列印愉快!!

Kevin Lai
2016-10-26 18:24:06

Charlie Ting
2016-10-26 18:56:22

降溫後成品自動剝離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X7tgWLrn4

James Lin
2016-10-26 19:23:06

之前有人留言:因為DIY的東西沒有在幫你保險的,是這樣嗎?

王智立
2016-10-26 19:31:49

可以開始訓練噴頭拆件脫離大法了。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6-10-26 10:12:48

又跟各位分享一下……
這片不鏽鋼的遮風板,
有沒有感覺很難鎖(m2螺絲+螺帽)
我還曾不鎖,印一印掉下來,造成一堆米粉!!
所以……
我在側風扇上攻M3*0.6的螺牙(原先的孔),,
擋風片的孔稍擴孔一下…
改鎖M3*6mm長螺栓…
超好起落的!!

Charlie Ting
2016-10-26 10:22:07

原本m2有些小,是不太好施作,通常都會用尖嘴鉗來夾螺母。
改 m3 的確會方便很多。
不過原廠作法這邊是有考慮螺絲脫落的,改 m3 的作法這部份可能會有一點點隱憂。尤其是一次印幾十小時的情況。

廖新弘
2016-10-26 11:49:18

話說我的側風扇不是原廠的,但是也是那樣改,我直接上下攻M3螺牙,風扇直接用用螺絲固定

李穆
2016-10-26 19:56:52

多鎖幾次就上手了,其實不算非常困難,比起固定側吹風扇要簡單多了


原文網址 曾荐宏
2016-10-25 13:35:29

問題求解

最近想要來印0.1層高的作品

之前用0.5或0.2印都沒什麼問題

一旦設定成0.1之後

就無法出料

同樣的檔案換了層高就無法列印

想請問大家問題出在哪邊嗎?

附上列印參數

(0.2層高印得很順

0.1的層高完全印不出來

有時候進料處的鐵弗龍管

還會被噴離進料處 導致脫落)

Charlie Ting
2016-10-25 14:02:37

1. 校正不夠準,出量不準,所以擠不出來
2. 線材反壓把進料端壓出

調整微動開關,讓 G29 測出的間距跟你的 z-offset 一致。
基本上打底的第一層出料要剛好順,又能黏得牢,這樣成功率才會大,反之失敗率會偏高。

黃俊傑
2016-10-25 14:18:05

速度是??? 變小相對要馬慢 要馬提高溫度

曾荐宏
2016-10-25 14:23:25

重新校正完後,來拉高溫度和減慢速度看看,感謝~~

曾荐宏
2016-10-25 14:23:28

好的,下班後來重新調整,感謝~~

廖新弘
2016-10-25 14:58:34

溫度太高,第一層太低,噴頭內壓力太大,造成回啫卡料

曾荐宏
2016-10-25 15:00:06

了解,所以降低溫度,拉高第一層就可以降低噴頭內壓力嗎?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5 15:05:48

或是乾脆作弊,第一層加高0.1囉⋯⋯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5 15:08:34

不過正確的校正才是基本功啦⋯⋯

廖新弘
2016-10-25 15:17:28

你可以z-offset加高,譲第一層至少0.2mm試試


原文網址 孫振擎
2016-10-25 11:55:03

請問atom2.0進料鐵氟龍管是多長,買了10米不知道要剪多少,原本我的被我剪短,印到150mm,以上就不順了,不是37mm喉管,是很長很長那根

Odinson Thor
2016-10-25 11:55:52

我記得是950mm

Odinson Thor
2016-10-25 11:57:43

不過剪短後,除了可能要改一下韌體進退料距離外,應該不會有問題,除非印高了以後進料管曲度增加後附加的摩擦力與其他阻力的總和大於擠料輪的進料推力

Charlie Ting
2016-10-25 13:24:57

我自己用的只要500mm

橘子腦師
2016-10-25 14:22:44

我覺得950mm阻力好大啊

何玉釧
2016-10-25 16:07:48

我改短了,換料很方便!!列印效果也很好


原文網址 Chuang Ivan
2016-10-25 09:53:24

不知能不能只買這個噴嘴?還是有版上的先進們知道哪裡有賣替換品?

廖新弘
2016-10-25 10:00:28

官網有賣整組的

林國鋒
2016-10-25 10:07:50

是噴頭壞掉就要換一整組嗎?
這樣荷包會超受傷的
ATOM 噴頭組 MKII 要2500

廖新弘
2016-10-25 10:13:35

你是壞了什麼東西,沒說大家怎麼知道如何幫忙

Chuang Ivan
2016-10-25 10:19:32

噴頭清完後印出來的平面非常粗糙,因為印出來的東西把它丟了,晚點重印後再貼上來。我有買雙噴的升級組,但現在變沒辦法印,所以才想說能不能只換那塊。

Odinson Thor
2016-10-25 10:24:42

我以前買過一次,花了2500,不過我是不小心把喉管螺牙給搞崩了 XD 你的症狀聽起來不像是噴頭故障,先別急著換新的,把印的狀況貼上來再決定吧

廖新弘
2016-10-25 10:50:04

其實噴嘴那部份沒有被擴孔,其他好解決,你那個可能噴頭內有積碳情況,然後剛好卡在噴嘴的小孔,造成出料不順,你可以先拔掉3x2的鐵氟龍管,拿一段PLA用打火機烤一下前端,譲PLA軟化,然後塞進噴頭?面,去沾黏噴嘴內的髒東西,或者利用小型噴燈直接火烤噴嘴,讓裡面的髒東西完全碳化,確定乾淨後再組裝回去,試印後再確認問題是不是解決

Chuang Ivan
2016-10-25 11:01:13

好的, 希望在雙噴收到前不要斷炊~謝啦

Chuang Ivan
2016-10-25 11:11:50

就是這樣,像指甲挫刀的質感

Chuang Ivan
2016-10-25 11:12:49

熱床面

Chuang Ivan
2016-10-25 11:13:34

正常版

劉高華
2016-10-25 11:16:36

周宥騰 看一下這狀況~

廖新弘
2016-10-25 11:21:08

你列印溫度多少,多久沒有換喉管內的3x2鐵氟龍管

Odinson Thor
2016-10-25 11:55:23

用0.3~0.4mm的針狀物通一下看看,鑽頭、琴弦、鋼刷之類的

曾俊維
2016-10-25 21:37:35

那個有單賣,我有買過一個,900元。

Moko Jenson Huang
2016-11-25 19:10:30

我遇過一次膠糖作怪,喉管跟PTFE都黏答答的,怎麼清都清不乾淨,只好細部分解,直接用瓦斯爐烤,保證通!

James Lin
2016-11-26 12:24:57

沖水洗就會乾淨了 ~
若急著乾,用吹風機時記得戴手套or尖嘴鉗 ~

Morgan Chang
2016-11-27 12:02:04

Atom mk2噴嘴蠻耐用的,這點兒症狀不用換。我最近也有相同症狀,事後分析是因交替使用PETG/PLA沒有清乾淨,導致噴頭最尖端三角形區域積碳(鐵氟龍管完好)。解決辦法就如 @廖新宏 前輩說的,用燒熔的PLA進去黏。下圖是清理前後比較

Liu Martin
2016-11-28 18:22:34

你好 我是正準備購置機器,不知這樣的想法對不對還請前輩們多多指教,鐵氟龍材質應該是不沾黏作用,是否可以沾一點射出用的離型矽油會好一點,突然想到公司代工的一堆有的沒有的離型脫模劑,我不是這部分的專業,只是提供建議,畢竟我以後購置機器應該也會碰到。有沒有前輩達人可以解答。

Chuang Ivan
2016-11-28 18:34:32

會不會造成第一層粘不住?

Liu Martin
2016-11-28 20:10:26

所以只能塗在出料口錐體邊邊,而不接觸鐵氟龍且很薄完成一次成品要再補塗.我有機會再問看我們代工的客戶.這個問題要如何解~~

廖新弘
2016-11-28 20:13:07

其實鈦合金有不沾黏的特色

Liu Martin
2016-11-28 20:24:03

所以鐵氟龍只是避免感溫電阻的短路;也避免液狀材料沾黏其中? 溫度的影響跟冷卻速度及材料本身好壞雜質或比例也會影響結塊髒東西的形成嗎?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