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XinFu Chen
2016-06-18 15:32:52

[彈性料卡料]求救!請教各位大大!
速度嘗試過10 ~ 30
溫度嘗試過 210 ~ 230
結果都是在開始印不到2分鐘,
彈性料就會因為步進馬達送料,擠在進料口卡住,
看起來是因為料太軟稍微推擠就捲起來擠在洞口,
要如何調整參數才能順利列印呢@@?

彭帟絃
2016-06-18 15:36:06

在裡面放一段中間兩邊銷開的鐵氟龍管就好了

XinFu Chen
2016-06-18 15:38:42

喔喔喔!馬上來試試,感謝您!

馬小將
2016-06-18 15:45:40

軟料遠端關回抽可以解決其中一部分問題!

XinFu Chen
2016-06-18 16:13:19

感謝!問題已解決^^

Sen Tseng
2016-06-18 16:55:45

感謝ヾ(*´∀`*)ノ

Chuang Ivan
2016-06-18 16:58:00

請問您是用第一種方法解決的嗎?

劉子巖
2016-06-18 16:58:23

洪博軒 有救了

XinFu Chen
2016-06-18 17:23:48

後來又卡了+ + 試了很多次,無解...

Clarence Lee
2016-06-18 17:24:37

回抽先不要開 速度先放慢...
改擠出機那個有些幫助防跳出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8 17:26:09

速度要很慢。我上次印 TPE 速度大約才 3~5mm/s

Lin Jun-Hong
2016-06-18 17:27:28

TPE印象中20mm/s沒啥問題

彭帟絃
2016-06-18 17:34:30

裝了管子可以超過20

XinFu Chen
2016-06-18 17:50:07

裁切了各種樣式尺寸的管子,但料還是會找地方漏出來...orz(絕望)

XinFu Chen
2016-06-18 17:51:04

還是卡...orz

李穆
2016-06-18 17:53:19

速度先用pla的1/4來印,溫度保持200以上

Jared Lin
2016-06-18 17:53:40

我的機器也是遠端供料,我的進料管大概500mm長,下圖也是測試列印 TPE 列印輪胎(測試完後第一個完成品)。

關於軟料在進料齒輪回捲,我是先用回抽來不斷的去測試齒輪夾力與列印溫度做調整,確定在某溫度下可以順利進料 ,才開始列印~

一開始速度跑 5 mm/s 溫度 210 (公定溫度) 去測試
皆者慢慢調整,先上溫度在上速度慢慢測 ~ 最後測試的結果比較合適的參數是 溫度230 速度 40 mm/s (這不是參考值,因為每台機器特性不同)

Charlie Ting
2016-06-18 18:43:00

測試邏輯很有趣

Jared Lin
2016-06-18 19:02:42

Charlie Ting 我自己的測試心得 但是應該會有更好的做法吧

彭帟絃
2016-06-18 19:15:24

管子塞進去,不能有縫隙的。

Kevin Chen
2016-06-18 22:23:42

我會建議先把第一層底板距離稍微拉高~因為軟料不像硬料可以那麼輕易地被硬擠攤平,所以列印軟料的其中一個訣竅是抓一個良好的第一層噴嘴距離。基本上這支料我用230度30mm/s的速度有列印超過12小時不卡料的經驗(完全未改機構),列印溫度和速度要同步配合~先列印一些簡單的小東西抓個感覺吧!

XinFu Chen
2016-06-18 22:45:36

可以請教一下您設定的高嗎?

Clarence Lee
2016-06-18 22:53:11

意思就是第一層要準..
如果有間隙規.. G0 Z0.1 間隙規就要剛好0.1mm噴頭夾著..

實務面來說還有個簡單的方式..
你現在如果第一層壓很緊..
把第一層用0.3mm層高增加容錯(假如kisslicer 層高0.2mm, 可以printer那邊bed roughness設定0.1mm)
這樣第一層就會用0.3mm印

Kevin Chen
2016-06-18 22:53:16

每台機器的狀況都不太一樣耶~可能沒辦法讓你做參考。但如果你原本的z-offset給PLA使用是很順利的,建議你可以+0.05~0.1這樣微調,以你現在印兩分鐘就卡的狀況,我會建議你直接先+0.1。用直徑10~15cm高0.2~0.4mm的模型進行打底測試,如果你調整後的高度可以把這片印完,距離應該就不是問題了

Kevin Chen
2016-06-18 23:00:59

用圖示說明一下:基本上軟料印不到兩分鐘卡料很有可能就是發生了(c)的狀況,一般良好的第一層高度應該是調整成(b),軟料我則會建議你調整在(a)~(b)之間

XinFu Chen
2016-06-19 00:35:48

感謝!繼續努力中!!!


原文網址 徐浩程
2016-06-17 13:53:09

各位大哥大姐,小弟的atom機臺組好了,請問ㄧ下這兩樣熱縮套管要裝在哪?說明書找不到

黃俊傑
2016-06-17 13:54:09

那是多附的,給有強迫症的用的... XD

廖新弘
2016-06-17 14:37:07

那個是給你曰後維修用的,換熱敏電阻、加熱陶瓷、電缐更換都需要


原文網址 Kila-jd Liao
2016-06-17 13:17:31

剛組好,但是出料不順,請問會是什麼原因呢?

李穆
2016-06-17 13:21:20

沒給切片參數

陳凱文
2016-06-17 13:27:27

有一種岩石的感覺

黃俊傑
2016-06-17 13:54:43

剛組好喔... 估計測邊風扇沒啟動!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7 14:05:53

XYZ 的感覺

Danny Lin
2016-06-17 14:26:20

純猜測...flow tweak太大
或三邊皮帶鬆緊度差太多

廖新弘
2016-06-17 14:42:48

組完還是先印測試檔比較好,這樣才知道問題在那裡

李穆
2016-06-17 15:08:41

新人都喜歡衝快,零件怕鎖壞都沒鎖緊
先猜列印速度過快,噴頭沒鎖緊皮帶太鬆

黃俊傑
2016-06-17 15:26:48

說到這個 就想到 2040裝顛倒 頓時想死的FU...

李穆
2016-06-17 15:37:16

我全部裝顛倒,現在上下都能裝腳

Clarence Lee
2016-06-17 15:44:15

疑 以前都自己攻牙飄過

廖新弘
2016-06-17 15:48:54

那個是第一代的特權,譲自己功力更好

李穆
2016-06-17 15:59:13

我也有攻牙壓杜邦頭,還修過1.0,也算是有體驗過了,1.0都是神人阿

陳佳卿
2016-06-17 16:39:56

有很多歸零的部步驟要做喔
1.先印30CM塔 測是正方型長寬正確性跟溫度控制
2.請用官網提供的溫度PID校正方式矯正(溫度控制很重要)
3.其實應該擺第一的,請正確橋整三個點的皮帶張力,大致上是用彈的,聽聽看發出的聲音對不對一不一樣(聲音中高音)
4.高度歸零 請選用歸零後將速度調至最慢 讓機器慢慢跑抓到最準確的位置,最後請用ZERO測式基準面高度,約一張A4來回可以滑動(有一點阻力的那種)

5.自己要想辦法讓皮帶的位置不會左右移動喔~~有人會刻意製作皮帶導正的加工件(我自己有做~~精度會提升一些)

最後就是數據調整了...這隻我印的還算漂亮~之前有PO過

陳佳卿
2016-06-17 16:41:59

另外越是頭頂部分單層的停留時間盡可能越快越好~~不然積熱太久就會溶掉湖成一坨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24

抱歉,資料給的不足。
之後去官網抓了測試檔重新列印

這個因為只有單層,但出料不順完全不成型

星星的也是跑線粗細不一

最後一個尺寸沒有問題,可是表面粗糙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37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46

Clarence Lee
2016-06-17 18:09:47

先檢查擠出機的組裝設置吧..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extrusion-problems/

黃俊傑
2016-06-17 18:10:08

話說有校正嗎???

廖新弘
2016-06-17 18:10:27

你要重頭檢查起,目前覺得結構好像問題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6-06-16 22:25:48

請問今天我將韌體更新到2.0.5後,
依照影片教學方式作Setting > Auto Level 後
怎噴頭竟然在半空中做起了自動校正的動作,
完全沒有壓到玻璃板,
請問這是怎回事呢?
未更新前還好好的,
且檢查微動開關也都有微壓住阿?
有先進可以幫忙解或一下嗎?
感謝

李穆
2016-06-16 22:28:37

灌2.0.6

Clarence Lee
2016-06-16 22:39:47

應該沒差別... 印象中差在熱床而已
換完有restore failsafe?
前一版本是哪一版本?

林文和
2016-06-16 22:58:16

以更新2.0.6也有做restore failsafe,但還是一樣再半空中自動校正~~上次版本是2.0.0

林文和
2016-06-16 23:00:48

請問可以降階直接再安裝回2.0.0嗎?還是要有特殊方式才能降階~

Clarence Lee
2016-06-16 23:03:25

降了一樣要restore failesafe 然後save

廖新弘
2016-06-16 23:05:19

你有改過玻璃固定方式嗎

Clarence Lee
2016-06-16 23:05:57

林文和 現在2.0.6 的configuration.h
# 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設定成360看看..
或是降回去2.0.0一樣的問題的話問題就在你的z min
其實跟韌體版本可能沒關聯

林文和
2016-06-16 23:07:06

玻璃沒改過固定方式~

廖新弘
2016-06-16 23:08:13

李sir那段你看得懂嗎

林文和
2016-06-16 23:09:30

我正要問~看不懂,還請細說,但我改回2.0.0後矯正便正常了~這是何解

廖新弘
2016-06-16 23:18:19

剛剛查了一下#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2.02版預設是350,2.06是360,所以你可以2.06版試著修改成250試試

林文和
2016-06-16 23:23:34

請問去哪裡改250呢?

廖新弘
2016-06-16 23:25:15

把韌體的#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360改成#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350

林文和
2016-06-16 23:28:03

抱歉還是不解~韌體是指2.0.6版本的程式對吧?但要用什麼程式去改哪個檔案我沒接觸過所以不了解

廖新弘
2016-06-16 23:33:19

用韌體上傳軟體Arduino可以打開韌體,打開後在configuration.h 裡面可以搜尋到剛剛那段指令,修改完再上傳到機器,上傳完後續要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

林文和
2016-06-17 08:06:04

感謝廖大,已經修改好為250了,也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了,但還是一樣空中校正,且校正位置也沒變,我想只好等下班再研究了~"~

Clarence Lee
2016-06-17 09:15:50

err 350才對 上面打錯...
不過還是沒差別應該是你z min觸發機構的問題了..檢查一下吧

林文和
2016-06-17 09:54:00

檢查過沒問題才對,安裝回2.0.0校正就沒問題了,但安裝到2.0.6又出問題。

Clarence Lee
2016-06-17 10:12:35

如果會用pronterface的話 G0 Z20 然後慢慢降下去一邊用M119檢查 z min有沒有提早觸發吧...

但.
如果已經先排除了這可能性..
那......

林文和
2016-06-17 10:32:59

很真的沒用過,但下班後會找資料研究研究的,感謝李大

林文和
2016-06-18 08:20:33

感謝大家,也報告一下,問題解決了,解決方式,換電腦重灌及改安裝2.0.4版,但為什麼可以解決我也不知道,只想說我沒安裝熱床,是不是改2.0.4的拼一下運氣,結果竟然好了~再次感謝大家,還有我那潛水好久都沒出現過且提供我2.0.4版本的同事^_^


原文網址 Makoto Hsu
2016-06-15 23:51:11

------06/16_Update更新------
謝謝各位高手大大的回覆,
整理了各種大大提出有可能的問題,
主要歸類有下面3大類,
我會再試著debug,
問題一排除會再回報給各位大大的,
謝謝各位:D
1. 進料不順
①噴嘴堵塞
②擠料輪卡
③喉管堵塞

2. 材料、溫度問題
①太潮濕 材料受潮
②過熱形成氣泡 or 過熱質變
③風扇轉速

3. 列印問題:
①列印線寬度
②列印速度太快
③回抽太長
-----------------------------------
Hello!各位高手大大們!
最近印出來的成品都會向骨質酥鬆一樣脆弱,
一掰就斷了,
外加層跟層之間好像都沒有密合好一樣,
請問各位大大們這是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前一陣子印都還蠻好的說...Orz|||
拜託各位神人大大了!!!
謝謝!!! ^ ^"

Onion Lai
2016-06-15 23:55:18

我猜是進料不順

Makoto Hsu
2016-06-15 23:59:15

進料問題嗎...我再檢查看看!! :D

Makoto Hsu
2016-06-16 00:01:34

其他參數...基本上都是初始值 都沒什麼變。之前印還好好的說:(

Makoto Hsu
2016-06-16 00:01:43

陳順得
2016-06-16 00:23:38

我最近也是,從上到下都查了
料→擠出輪→料管→喉管→噴頭,都沒有異狀,該更新的也更了,就是無限堵料

Kevin Chen
2016-06-16 00:42:19

換一卷料試試看~可能材料受潮了

鄭東昇
2016-06-16 00:51:19

這出料也太不順了,還印完。。。。

Makoto Hsu
2016-06-16 00:55:15

除了材料受潮,還有什麼是造成出料不順可能的原因嗎? 謝謝大大:)

陳順得
2016-06-16 01:00:27

實際溫度太高或低也有可能

林凡鈞
2016-06-16 02:44:38

直覺噴嘴堵了0.0

Roy Lo
2016-06-16 06:48:18

風扇降速看看...

Danny Lin
2016-06-16 08:42:44

擠料輪跟喉管建議定時拆跟清

Kila-jd Liao
2016-06-16 11:06:40

應該是噴嘴

周淵清
2016-06-16 11:52:42

列印線寬度有調過嗎? 之前我有一次把寬度 0.4調小到0.35就出現類似問題 調回來後就正常

蔡明道
2016-06-16 12:32:47

聽起來像過熱形成氣泡~~~or過熱質變!

戴亙泰
2016-06-16 21:22:13

感覺像發泡了...太潮濕的關係吧

李穆
2016-06-16 21:52:05

速度太快、回抽太長、溫度太高

Makoto Hsu
2016-06-16 22:07:35

我會試著調整各項參數再試看看的~謝謝:D

廖新弘
2016-06-17 08:56:40

其實出料順暢與否,只要列印時觀察一下,擠出機構是否有答答的聲音出現,如果有的話就是出料不順?


原文網址 芭辣
2016-06-15 22:12:00

請教各位高手,我只要印稍微高一點的物件,到一定的高度都會偏移,目前照片的物件尺寸為 3"。
同步輪、進料、噴頭、都檢查過也鎖緊了,電壓也沒問題,請問是哪裡還有問題呢?

廖新弘
2016-06-15 22:19:29

z-lift設高點看看

童化金
2016-06-15 22:24:47

check底板鎖緊沒

黃俊傑
2016-06-15 22:30:48

韌體哪一版阿? 重灌試試?

芭辣
2016-06-16 08:23:08

今天再試試,謝謝各位的建議。

孫雯姿
2016-06-16 10:46:06

皮帶鬆緊調整

柯紀維
2016-06-16 12:24:13

改過tmc2100?

芭辣
2016-06-16 15:35:37

最新狀況.....

Simon Han
2016-06-16 21:14:07

注意列印過程集線管會不會跟皮帶碰撞或摩擦

廖新弘
2016-06-16 22:19:53

如果是不同工作物不同層高移位的的話,有可能你的機器皮帶太緊了

吳昌駿
2016-06-17 02:09:14

我有碰過電壓不夠造成這樣的現象

芭辣
2016-06-17 08:20:40

謝謝各位,我今天再測試看看。


原文網址 Ben Sh
2016-06-15 14:01:34

請問原廠最近的新料(白色PLA)溫度設定值需要更改ㄇ??...最近買了一卷感覺印出來的平整度沒舊料好??......

黃俊傑
2016-06-15 14:03:42

喉管有換過嘛? 貼照片來看看...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6-06-14 20:31:24

Hi 大家好!請問各位如果微動螺絲已經調到很敏感,auto level的速度也降到極慢仍然有噴嘴與底板間距不均問題,可能原因是什麼?要怎麼解決? 謝謝!!

陳明谷
2016-06-14 20:33:57

機構組裝問題 我拆掉重新裝

Charlie Ting
2016-06-14 20:35:20

我選擇無視。因為相較於作品尺寸,那個誤差值極小。

Charlie Ting
2016-06-14 20:36:13

因為光翹曲變形,就不知道大幾倍了。

Kevin Chen
2016-06-14 20:36:20

平常我也無視,但被公司要求印大型作品,就沒辦法無視了OQ

Charlie Ting
2016-06-14 20:37:10

那就 bed roughness 作個弊....XD

Kevin Chen
2016-06-14 20:38:30

bed roughness可以這樣用啊?這個參數和z-offset差在哪?我已經半年沒用kisslicer了

Kevin Chen
2016-06-14 20:39:10

開個raft當砲灰可行嗎?

陳明谷
2016-06-14 20:39:42

如果是公司的…那就開raft吧

孫振擎
2016-06-15 09:13:53

玻璃是原廠的嗎?現在我也遇到同樣問題,不過我是使用土炮玻璃加熱出問題換回原廠厚玻璃就沒事了

李穆
2016-06-15 10:41:42

觀察哪裡過低,噴頭下去校正時用紙張放在玻璃上讓噴頭點,作為補償值,不夠高再加紙

Rick Yang
2016-06-17 09:44:55

你第一層層高設0.2mm?不均指的是autolevel完有的地方誤差超過0.2mm,完全擠不出料?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第一層層高設成0.3, 看可不可以撐過去,不然樓上李穆大的方法也不錯,騙過autolevel。

唐朝信
2016-06-18 16:40:36

個人建議不要調整的太靈敏,有可能因為列印時移動造成誤觸。以上是我個人發生過的經驗


原文網址 洪慈憶
2016-06-14 15:34:47

大家好,前陣子剛組好機台
但是z軸一直無法打點到平台上,會逐漸往上爬升
已經爬過文,也調整過微動開關的螺絲,韌體也更新過了
排線沒有插錯
想請問大家該如何解決
謝謝

Benjamin Yeh
2016-06-14 15:37:06

自動校正的螺絲調整一下

黃俊傑
2016-06-14 15:37:10

用軟體測試看看? 上蓋放鬆一點...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power-on....../......

Sean Ciou
2016-06-14 15:37:38

校正螺絲沒有沒有觸發噴頭上的微動開關?

Kelvin Chu
2016-06-14 15:40:43

自動校正螺絲的問題,調整到剛好觸發就可以了。常遇到。

Aldis Rayest
2016-06-14 15:42:32

有沒有試過~
把那一條黑管~
不要讓它就這麼垂著~!

Sean Ciou
2016-06-14 15:44:31

之前也有遇過管子太彎把噴頭平台帶起來
導致螺絲頂不到微動開關

張不凡
2016-06-14 16:01:04

檢查微動開關那

Danny Lin
2016-06-14 16:03:29

怎麼看都是噴頭的微動開關沒調好

Marco Lai
2016-06-14 16:14:49

因為你的那些黑管內的電線,不具有下壓噴頭的力道,而是上提噴頭的力,導致你未觸底,就已經"擾動"微動開關了~!

Jacky Chen
2016-06-14 16:42:50

我組裝時候也在微動開關這邊卡住,研究好久,後來大大們說:直接裝上去再說,我就裝上去了。

Jacky Chen
2016-06-14 16:47:08

留言中有一句話:
「頂住就無法了... XD 用手拿比較不准啦! 建議上機就知道了...」

可以參考我照片,應該是差不多了。頂到與頂不到之間。

蕭育祥
2016-06-14 17:09:27

我覺得應該是開關一直處於沒按下(開關彈開)的狀態 0_0

平面校正的的設計應該是碰到平面開關才會彈開
所以只要噴嘴的機構沒有碰到東西(列印平台)
機構上的微動開關應該都會是按下的狀態

要檢查該開關有沒有裝好,就直接把噴嘴頭往上推一下
如果是正常組裝狀態會聽到"喀"的一聲 (開關彈開)
待手指頭放開後會在一聲(開關按下)

大大的應該會聽不到這個聲音
因為開關都處於沒被按下的狀況

洪慈憶
2016-06-14 17:31:45

謝謝大家的幫忙,ok了

陳明谷
2016-06-14 17:36:21

感覺…機構間隙可以再更小點!
如果你想要印的再完美

Jacky Chen
2016-06-14 17:42:53

所以是... 噴嘴那邊微動的問題嗎?

廖新弘
2016-06-14 17:50:54

微動開關多餘的腳有剪掉嗎,固定螺絲有鎖緊嗎

洪慈憶
2016-06-14 18:26:44

yes

Jacky Chen
2016-06-14 18:43:04

恭喜你,踏入 ATOM 的深淵~~~

Jacky Chen
2016-06-14 18:43:11

黃小潔
2016-06-15 17:10:03

先拿ㄧ隻牙籤碰觸微動開關會不會發聲 ㄉㄧㄚ ㄉㄧㄚ的生響,如果有,在來用三用電表量測微動開關的線看微動開關是否正常,我遇過微動開關是壞的過⋯

Violet Yu
2017-03-08 16:04:51


原文網址 Jacky Chen
2016-06-14 15:30:44

大大們...

ATOM 3D Printer 是不是可以手動進料退料....

我印象中有看到某個介面可以擠出...

但剛剛熊熊找不到....

不知道有沒有好心人可以偷偷跟我講

拜託~

小聲跟我講就好....

我會盡快刪掉這篇占空間的文章

廖新弘
2016-06-14 15:54:04

用手壓住進料臂,就可以了

Jacky Chen
2016-06-14 15:57:49

好像長這樣...

黃俊傑
2016-06-14 16:01:34

就左邊的extrude 呀!

張不凡
2016-06-14 16:01:59

Protoface 好像是這套軟體,不知道有沒拼錯

Jacky Chen
2016-06-14 16:02:03

我... 是說這個軟體的名字.......

張不凡
2016-06-14 16:02:34

手動就是用手來喔!沒有要按什麼選項...

Jacky Chen
2016-06-14 16:02:58

軟體手動進料....XDDDDD

Jacky Chen
2016-06-14 16:04:07

甘納恩系耶......

黃俊傑
2016-06-14 16:04:09

Jacky Chen
2016-06-14 16:04:37

甘納系耶....

Jacky Chen
2016-06-14 16:05:29

神!!!

Jacky Chen
2016-06-14 16:05:33

你懂我!!!

Jacky Chen
2016-06-14 16:09:52

謝謝眾神人

黃俊傑 + 廖新弘 + 張不凡

小的獻上最真誠的感謝

Ver Worlding Max
2016-06-14 16:12:07

手冊上不是有教用面版進退料?

Jacky Chen
2016-06-14 16:14:12

有啊,面板只有 進料/退料 的選項,我想說用軟體擠一點出來就好。

張不凡
2016-06-15 10:07:14

只要擠一點就... 要改韌體了...

Clarence Lee
2016-06-15 10:28:29

不用啊.. lcd 裡面找extruder有...

Jacky Chen
2016-06-16 14:07:34

Clarence Lee 晚上找找看...

Clarence Lee
2016-06-16 14:09:59

張不凡
2016-06-16 14:14:50

謝高手

Jacky Chen
2016-06-17 10:12:23

Clarence Lee 謝 神 人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