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李英任
2015-11-07 01:41:39

不好意思我想請問一下
如果我想要外擴1mm(因為有些地方太細跑不出來)
如下圖設定是對的嗎?
雖然產生紅字不過我看了一下路徑似乎可行?

Charlie Ting
2015-11-07 03:33:04

處理過細的問題似乎不是往這方向走


原文網址 王奕涵
2015-11-06 21:05:49

請問各位先進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印出來會一條一條的,潤滑都做了,電壓也都有調整到0.4v,皮帶也盡量處理到緊繃度一致,之前印都不會,慢慢越來越明顯,不知是否有解?

ChienMing Liang
2015-11-06 21:11:04

皮帶狀況還OK?會不會打印過度皮質疲乏,跟摩托車一樣,騎幾公里後要更換~

王奕涵
2015-11-06 21:17:10

還算緊,在緊會有怪聲,倒是有沒有前輩有精準的皮帶調法,都靠感覺,好不靠譜啊~

Charlie Ting
2015-11-06 21:29:29

ptfe 管老舊了?

王奕涵
2015-11-06 21:32:36

才剛換呢~

高北熊
2015-11-06 22:56:45

結構或許鬆了,檢查看看有沒有鬆脫的螺絲

鄭政浤
2015-11-06 22:59:24

有規律的偏移
有沒有可能控制組件的問題?

Mark Chen
2015-11-06 23:01:54

調整溫度 PID

Mark Chen
2015-11-06 23:03:33

一段熱流量大(凸)一段冷流量變小(凹)

Mark Chen
2015-11-06 23:03:38

再次隔空抓藥

Mark Chen
2015-11-06 23:06:29

阿災 可能是熱敏電阻曲線不穩?

Mark Chen
2015-11-06 23:26:53

噴頭升溫時在目標溫度震盪


原文網址 風浪
2015-11-04 20:36:27

想請問一下 加熱後送料 結果馬達沒有運轉 請問是馬達壞掉嗎

黃聖元
2015-11-04 20:45:44

是不是無頭螺絲卡在CNC鋁件上阿

MoMo Yang
2015-11-04 20:52:26

你的馬達沒轉 是送料馬達 還是x y z軸

廖新弘
2015-11-04 21:19:02

先檢查4條電線有沒有接好

風浪
2015-11-04 21:24:36

都檢查過了 機子以經組好一陣子都可以正常印 今天在印的時候突然印到一半會跑去最旁邊而且後來還聞到燒燒焦味,重開後在印就發現送料馬達沒辦法運轉了

廖新弘
2015-11-04 21:28:02

你可以把擠料馬達的線跟其他馬達的線交換交叉測試,晶片也同樣試試,先確定是甚麼地方出問題


原文網址 曾荐宏
2015-11-04 19:01:42

想請問一個困擾我很久的事情

就是當我在列印物品時

等到加溫到列印溫度開始列印時

第一次列印的線條總會黏不牢底部

(底部有藍色膠帶,也有開brim)

總要我按面板上的stop print

再列印第二次時

線條才會黏緊底部

不管我換什麼線材或是參數怎麼調都一樣

也就是我每次印東西時

都需要操作兩次的意思

雖然印出來的成品沒有問題

但總覺得很麻煩

想問請問大家知道這是哪裡出問題嗎?

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嗎?

謝謝大家~

何珈霖
2015-11-04 19:32:34

換ZP板(誤) XD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1-04 21:24:07

速度再慢一點,大概15~20mm/s

廖新弘
2015-11-04 21:33:00

你的各軸微動開關先檢查有沒有鎖緊

李穆
2015-11-04 22:31:35

第一層慢一點,溫度拉高一點,以上兩點有助於黏結

Charlie Ting
2015-11-04 22:32:26

間距沒調好?我是都一次上,不論新舊的膠帶都如此。


原文網址 張不凡
2015-11-04 17:56:40

請問 ATOM 2.0 已經更新 2.0.2 韌體的各位,
有哪個地方可以確認我真的已經刷成新版了哩?

會這樣問是因為,
我用 MacOS 透過 Arduino 依照說明書都出現 Success
但上次去蘋果橘子哥那兒, 說沒看到有出現 z offset 這個更新選項,
讓我產生疑惑...

雖然用起來沒有特別問題, 不過還是想解惑一下...
感謝各位了 Orz

張不凡
2015-11-04 17:57:13

N兄你按讚真快...=

Charlie Ting
2015-11-04 18:00:02

我自己是改了一下選單, 螢幕變成 ATOM 2.0+
XDDDD

張不凡
2015-11-04 18:03:11

快教我...

Charlie Ting
2015-11-04 18:04:04

搜尋 ATOM 2.0 然後後面加一個 + 啊

張不凡
2015-11-04 18:05:15

這好像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上傳成功後就會變成 2.0+ 不成功就是 2.0, 這樣對吧??

Clarence Lee
2015-11-04 18:05:46

2.02沒改這個吧... 蘋果橘子用的應該是另一個版本...好像是 Yang Momo 的版本..
我自己也有另一個版本有z offset相關的支援...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1-04 18:21:05

我的版本,馬克給我時是寫2.0.3,未公開。當初就是要這個Z offset可自行調整。這版有支援雷雕模組,享實做樂的ATOM 2.0 + Laser 就是用這一版。


原文網址 劉武鑫
2015-11-04 15:15:01

請問有人知道為什麼
每當我印到內側平面高度時
外側就會不平整的原因嗎

廖新弘
2015-11-04 15:18:44

參數沒有䀡出來,大家不是神

張不凡
2015-11-04 15:21:00

阿愣

劉武鑫
2015-11-04 15:21:50

廖新弘
2015-11-04 15:27:59

原廠有基本參數可以下載,為何不用

劉武鑫
2015-11-04 15:30:36

我這是丟ATOM給的設定檔印的
只有調整 厚度和 Z的加高

廖新弘
2015-11-04 15:55:12

我確定你沒有弄好,原廠參數不是那樣

陳亮宇
2015-11-04 15:56:05

到那個高度的時候繞圈圈的方向改變了,然後就跟著...出現那條線。

Evan Lin
2015-11-04 16:06:46

我的猜測,那條線出現的位置剛好是封頂處,填料比較密集,如果料擠出的量稍微偏多將導致在密集處會較明顯的"溢出"。Material分頁的Flow Tweak改成0.98 (減2%)試試看?

廖新弘
2015-11-04 16:48:15

之前經驗數值反白的話,機器只會照切片軟體的預設條件下去切片

Charlie Ting
2015-11-04 22:38:27

那個速度的變數太大了,降慢點看看。


原文網址 蓋曄
2015-11-04 14:19:32

誠心發問(10點)
請問各位社團的大大們,我因為接下來的案件想用ABS來列印,拆件很多又會很大,想說要購買加熱底板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有什麼好推薦的品牌嗎?我上網找都找不到適合用的,應該說我也看不是很懂哈哈哈

張不凡
2015-11-04 14:45:46

我不是專業的,但是加熱底板是買來就能用嗎?不用外接電源?abs 很臭,記得帶防毒面具。

劉宏威
2015-11-04 21:05:31

應該會需要換電源供應器
原本的可能無法應付

李穆
2015-11-04 22:36:35

在升級熱床前,先找好適合的電源供應器與隔熱材料很重要,免的裝了熱床不是推不動就是一堆東西過熱

蓋曄
2015-11-04 22:38:38

感覺比想像中麻煩~我以為只要放上調調Z就好了...

蓋曄
2015-11-04 22:38:45

李穆
2015-11-04 23:29:35

我覺得還好,只是沒有事先準備好材料,遇到問題會很阿雜(我是那種很討厭等待的人......)

陳董
2015-11-05 11:46:00

現在的ABS都沒什麼味道了,至少我買過的都還好,反而原廠的還比較臭


原文網址 曾俊維
2015-11-03 21:04:10

這個可以用印表機印出來嗎?
不知用個幾次會不會變軟呢?

Charlie Ting
2015-11-03 21:10:11

肯定會變形, 但應該也不會那麼快才對

戴士偉
2015-11-03 21:11:18

ABS 應該可以~

俞威名
2015-11-03 21:25:49

看溫度...如果不是長時間 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填充要滿

Joe Abaquin Bing Aquino
2015-11-03 21:29:35

Ohhh... Wife will love this for sure

MoMo Yang
2015-11-03 21:55:06

會變形,我有一次要用吹風機去把pla上面的膠吹乾,大約10秒吧,我的pla就變形了,那時候有一個字脫口而出了

辜元志
2015-11-03 22:20:33

吹風機的熱風很燙的⋯

林綠鴨
2015-11-03 22:35:07

印出外殼,裡面加隔熱材料看看

李穆
2015-11-03 22:45:10

印個模具自己用石膏灌?

曾俊維
2015-11-03 22:45:35

要能轉方向啊

Emrullah Yener
2015-11-04 00:10:37

陳弘彬
2015-11-04 01:31:30

網路上買的到同款 不需要特別去做吧‘

曾俊維
2015-11-04 04:24:19

喔,哪買的到?


原文網址 羅政韋
2015-11-03 10:44:15

想請問各位有沒有推薦的大型3d列印代工,模型範圍大約為5m*7m*1m的大小,模形可分割,感謝各位!!

徐凡
2015-11-03 10:58:08

冷卻用的模具??

Roy Chen
2015-11-03 11:12:31

感覺3D列印不是最適合的製作方式

Eric Liu
2015-11-03 12:23:30

如果可以拆件~您可以參考看看這款 http://www.qts.tw/titan-2404022411-3d-printer.html

Chun-chieh Fang
2015-11-03 13:28:53

這是一個空間內的天花裝置,CNC能製作,想採用3d列印一方面是希望推動這項技術在台灣尺度上的限制與想像,更重要是這麼做符合幾個特性:輕量化,那個單元壞掉印那個單元,對後方設備維修的便利性。 如此對空間使用者才是長久之計。

Wudi Lin
2015-11-03 13:54:27

徐凡
2015-11-03 15:20:55

底座CNC
中間管子用透明塑膠管去切應該比較快?

Arthur Chang
2015-11-03 17:42:27

姑且先不管尺寸的問題,您知道3D Printing 代印價格的計算是用「克」在計價嗎 0.o?


原文網址 柯紀維
2015-11-02 23:01:26

請問這錯位的問題有解嗎?
會是馬達驅動晶片過熱的問題嗎?

廖新弘
2015-11-02 23:03:14

皮帶太緊也會

MoMo Yang
2015-11-02 23:16:20

好帥, 感覺變成藝術品了

李穆
2015-11-02 23:29:22

列印太快也有可能

柯紀維
2015-11-02 23:30:26

昨天怎麼印怎麼分層,而且都是Z軸方向(前後),我以為是晶片散熱不足,今天就把換下來的原廠後風扇裝上去直吹晶片的散熱片,結果印出來變成分X軸(左右)
列印速度50mm/s左右,降為40mm/s好像就OK了

李穆
2015-11-02 23:33:42

我最快只敢開到35mm/s,對於衝上50mm/s只能膜拜了

柯紀維
2015-11-02 23:39:05

因為我覺得atom挺穩的,還沒換TMC2100的時後如果不是印太難的造型,也沒有特別要求品質的時後我都是印60~70mm/s也沒有發生錯位,

看來應該是散熱不足又印太快了?
我把新加上的風扇架在Z軸晶片的這側,我猜測可能是小風扇把原本直吹XY軸晶片的原廠大風扇的氣流吹亂了
先這樣撐著等這個導風罩印好再來測試了

柯紀維
2015-11-02 23:41:26

驅動器的電壓我目前設定在0.6V

Odinson Thor
2015-11-02 23:48:37

列印中撞到突起的列印件也會

柯紀維
2015-11-03 00:01:12

應該不是,機器就在旁邊,但我並沒有聽到撞擊聲

Tann Tang
2015-11-03 08:01:27

這應該不是晶片的問題,速度、馬達、皮帶的問題

Odinson Thor
2015-11-03 08:06:19

電供有換過嗎?

Odinson Thor
2015-11-03 08:33:12

我是用 OPTI-UPS ES1500C,在線互動式

柯紀維
2015-11-03 11:39:50

沒換過供電,用原廠的

Odinson Thor
2015-11-03 12:12:28

那就是加速度太快,我Accel都設250

柯紀維
2015-11-03 12:26:31

面板只能設定到500,250是直接改marlin嗎?

Odinson Thor
2015-11-03 12:33:55

我是在kisslicer裡面設定哦~

Clarence Lee
2015-11-03 12:39:58

在kisslicer 設定 加速度是沒用的喔..那是給kisslicer推算時間..而不是設定加速度;p

MoMo Yang
2015-11-03 12:40:26

要改韌體

Odinson Thor
2015-11-03 14:02:02

咦? 可是我設定後確實有變慢?

Odinson Thor
2015-11-03 14:06:53

不過從500到250我不確定,因為變化應該很小,但從3000改到500以下的影響感覺得到

Clarence Lee
2015-11-03 14:55:17

比對看看gcode有沒有差別囉...

Odinson Thor
2015-11-03 15:54:35

好~

李穆
2015-11-03 19:00:52

500到250其實感覺很明顯,我想你感覺到的應該是其他作用,直接在Kiss裡面起始Gcode的頁面在G28之後插一行M204 Sxxx(xxx就是你想要的加速度)就可以了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05:41

剛切了一個檔,是這行嗎?

Clarence Lee
2015-11-03 21:06:10

那是註解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08:33

李穆
2015-11-03 21:10:02

前面的 ; 表示是註解,該行的內容在執行時都會跳過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14:40

其實我知道....我只是不明白這些註解為什麼要寫在gcode裡面?

如果想知道切片時的設定如何,看指令行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Clarence Lee
2015-11-03 21:16:02

這是kisslicer自己的方式, 讓各種設定的參數表留在開頭註解..
如此而已..只是一種作法..

你確定純gcode沒有註解你能完全反推出切片時所有參數?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23:14

不能,像我現在就在檔案中找不到任何M201、M202、M204的指令

Clarence Lee
2015-11-03 21:24:53

Odinson Thor 那行之前探討過了...就kisslicer那個加速度只是拿來算時間..不是拿來改變機器的加速度的... 游標移上去那格有顯示說明...

要改加速度還是從lcd或是從韌體直接變更...或是自己下M code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26:03

真的有顯示 0.0 我一直以為那是直接設定的 XD

Clarence Lee
2015-11-03 21:26:55

Odinson Thor 以前我也這麼以為..稍早幾個月前討論中重新注意看就發現了;p

李穆
2015-11-03 21:28:47

Odinson Thor 該不會是用其他的切片軟體切的吧? 我沒用過不清楚,不過至少我知道Kiss不會那麼聰明自己生成M code,頭尾的風扇啟閉碼都是我們人工指定的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32:51

我也是用kisslicer切的哦~~ 至於啟閉碼就真的可以在gcode裡面找得到

Odinson Thor
2015-11-03 21:33:23

Clarence Lee 可能我有的文章漏掉了 QQ

Clarence Lee
2015-11-03 21:34:59

Odinson Thor 其實我也翻不太到那篇了;p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