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1-09 04:55:17

[關於雙色噴頭的使用心得]

終於把工作忙到一個段落,也把雙色噴頭的使用大致找到 SOP 和穩定的用法。

在閱讀以下內容前,不論你是老鳥或菜鳥,建議都先 open your mind,重新檢視列印這件事。因為以我使用 ATOM 約一年半的時間,整個從一開始拿到,到現在的使用觀念,又產生了很多化學變化。

前提說明:

1. 我拿到的噴頭確認是 0.4mm 口徑,不過採用了 Stanley Chen 介紹的 0.3mm 印法(改設定以提升細膩度)。

2. 我是用 KISSlicer 1.5 版,沒有使用換料柱或 wall,而是自己在 Printer G-code 中加入控制換料的語法。

3. 就目前觀察,用換料柱是相對簡單的作法,但可能會有點浪費;用我的方式不一定比較省時省料,但應該有不少機會會比較有效率。

使用雙色噴頭的注意事項:

1. 材料適用溫度
最好這些材料的適用溫度是相當的,不然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受潮狀況也不能差太多。能用新料印是最好。

2. 材料染色狀況
這部份建議先看色差,然後再實際檢驗交互出料時的染色狀況,從這點可以估算出換料柱要多大根,或者洗噴頭要洗多久。

3. Seam hiding
全部設為零。Trust me, just do it!

4. Perimeter speed < Loop speed 50%

5. 縫線跟著換料線跑
試著旋轉角度和調整 Seam angle.

6. 開啟 wipe 功能,但不用太長。

7. Destring
距離通常會縮短,考量的點要把不同色視為不同的區塊。回抽的速度放慢,<40。

8. 盡可能都開風扇。
以不同顏色的剖面為準,而不是整個物件剖面。

風險控制:

使用雙色噴頭的難度和成本遠比單色要來得高,因此如何把風險控制作到一個極致,是決定你能開心雙噴,還是一次又一次重來的關鍵。所以風險控制基本上是從頭到尾、由始至終每一項都很重要。

1. 線料供應一定要非常穩定
2. 管線一定要確認順暢
3. 兩色馬達的進料力量也要相當
4. 換料時,應該先擠出舊料→抽回舊料→送入新料→洗噴頭→回抽→繼續列印。這部份的細節很多,也是最難控制的部份。

本次作品(照片後補)

黑白摩艾
材料:極致黑(明燿)、雪白(ATOM原廠)
溫度:180度
速度:Perimeter 15mm, Loops 30, Solid & infill 33.75mm
口徑:0.3mm
壁厚:1.2mm
層厚:0.15mm
填充:Hollow

結論:

雙色或多色列印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用法,但難度至少比單色列印高上數倍,要注意的事情也非常多,印得出來可能問題不大,印得完美那就要花很多心思了。

以這樣的應用,我想會激勵很多人去作更多的設計,因為花的成本高就不會想隨便亂印;而巧妙的設計也會給人更大的視覺衝擊,最後,不是人人都能挑戰也會變成一道門檻。

在攻克雙色輸出後,再來就是挑戰四色版了,哈哈哈哈!

Charlie Ting
2017-01-09 17:51:15

黑白分明

Charlie Ting
2017-01-09 17:52:07

用料超省!旁邊米粉就是換料時洗噴頭的

MoMo Yang
2017-01-09 19:55:30

我有跟你做一樣的事, 不過我用紙板~~
你改gcode是手工改嗎? 我是寫了一個程式來改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1-08 23:00:18

2.0升級2.5EX 花了一天半,又花了一天把Simplify3D 設定檔搞定.目前成果算是及格, 設定檔的重點如下

1.進料方式參考原廠測試檔, 先手動進到快速接頭, 開始列印時會先測試雙邊擠料, 設定在Scripts->Starting Script

2.使用外牆(Ooze Shield) 代替換料柱, Additions ->Use Ooze Shield
Ooze shield Extruder = "All Extruders"
Offset from Part = 2.0mm
Ooze Shield Outlines = 3 (請自己根據物件大小.斟酌增減)
Sidewall Shape = Vertical (請不要設定 Waterfall, 或是Contoured否則最上層可能跑的路徑太短會混色)

3.換色時退料長度/速度, 設定在Advanced -> Tool Change Retraction->Tool change retraction distance ,
Tool change retraction distance = 90mm 若要修改.請同步修改第1步Starting Script 這一行: G1 F3000 E-90

4.換色時進料 設定在Scripts->Tool Change Script

5. 換色時,進料長度為90-0.5mm, 設定在 Advanced -> Tool Change Retraction->Tool change extra restart distance = -0.5mm
避免流口水

Morgan Chang
2017-01-08 23:10:14

腰部缺一條線, 因為線材掉出線盤被料架卡住了, 雙色列印換色退料次數多, 線材常常亂跑,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建議?

Jared Lin
2017-01-08 23:27:42

很棒耶~!!

黃永貴
2017-01-08 23:38:42

Cool ~

陳神力
2017-01-08 23:42:14

讚耶!!!

Roy Lo
2017-01-08 23:53:57

太強了, 我剛好需要S3D 的設定檔, 感謝~

Morgan Chang
2017-01-09 00:30:44

若您測試有什麼心得也麻煩告訴我. thanks

Roy Lo
2017-01-09 00:32:08

預熱溫度的code 是不是要加在start code 裡呢?

陳順得
2017-01-09 00:34:00

我的S3D還在調整,用黑白來試,雙色物件跟支撐分料都會有混色的問題....,3.1.1版本的該回抽不回抽也無法解決,開了牆之後,牆跟物件之間就是不回抽,不知道這部分有找到解嗎??

Estima Lin
2017-01-09 00:42:42

印出來好像比CURA好很多耶~
只是S3D太複雜了,不會設定,又沒免費版…

陳順得
2017-01-09 00:46:21

不用,在溫度設定那邊把預熱完再開始打勾就好~

Morgan Chang
2017-01-09 00:52:15

我也找不到.目前利用第5點. 換色時,進料長度-0.5mm 來降低牽絲,

Morgan Chang
2017-01-09 00:54:03

其實也還好啦, 剛印好感覺只有60分 ,清理完勉強75分

陳順得
2017-01-09 00:54:17

其實目前分色算是不錯了,我設柱邊長20mm,但是考量到可溶支撐要是混進去了,不知道溶解的時候會發生甚麼預期外的事情,還是想徹底弄到黑白分明再上..

陳順得
2017-01-09 09:03:05

試到現在的小結是,預設的換色方式真的太鳥了,應該試著改成原訂換料程序寫去換色那邊,不然熔融的部分實在太多,殘留量是個巨大的變數及障礙。

如上述,接下來測試的方向會從抽換料的殘值開始,先擠多少才會乾淨跟空擠出在哪(這邊看的是操作時間及擠出壓力),然後總會有留的部分,再看牆要設幾層才能把剩餘的洗乾淨。

會這樣想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換料牆或柱的擠出壓力似乎太低,因此流量不足以把殘留在神秘空間的料帶出來(低→高)。

Morgan Chang
2017-01-09 09:24:11

你的意思是,希望換色時先擠出產生壓力, 再快速回抽嗎?
這樣會有一個問題要先克服:
S3D換色時,是在物件上方進行 舊色回抽+新色進料 ,然後才移到牆上開始清噴嘴

Morgan Chang
2017-01-09 09:24:35

擠出的料會落在物件上

陳順得
2017-01-09 09:29:49

所以在我們寫T[new tool]之前,要先針對T[old tool]做出變化,像是移到某空位快速空擠出然後抹掉,再切去做換料長回抽之類的。

壓力的產生,要在遠離物件的地方,不然除了污染,就是一團亂,甚至硬化之後把物件撞走

Morgan Chang
2017-01-09 09:52:18

沉睡得 對喔, 我用了T[new tool]卻忘了有T[old tool]

Roy Lo
2017-01-09 10:14:32

抄筆記中....

Morgan Chang
2017-01-09 22:22:34

如同 沉睡得 說的, S3D在物件與換料柱或外牆 之間不回抽,
S3D論壇上已有好幾人反映,但原廠沒有回應
有人建議Advanced -> Only retract when crossing open space 不勾選, 就可解決, 但代價是多了很多不必要的回抽, 且表面凸點增加
我還沒試過

陳順得
2017-01-09 22:51:31

目前想到丁大那堆廢料山,我改個思考方向,看能不能把牆或柱的flow加大,僅那邊。

Morgan Chang
2017-01-10 00:01:53

用換料柱比起用牆. 後處理的時間少一點, 因為牽絲都集中在同方向,

H-m Lin
2017-01-29 13:07:48

弱弱的詢問一下~如果不使用雙噴功能~單噴~一樣也可以套用此設定檔使用嗎?還是必須把第二個噴頭的部分刪除

黃大丙
2017-01-29 15:46:46

請問一下牆跟換料柱比起來有什麼優點?因我總覺得牆好大,所以都用柱子

黃大丙
2017-01-29 15:49:06

我也弱弱問一下設定檔在那啊?怎麼沒看到

H-m Lin
2017-01-29 15:56:20

社團檔案區內有~~Atom 2.5EX - test.fff

黃大丙
2017-01-29 15:57:14

感謝~~

黃大丙
2017-01-29 15:58:56

我自己作的設定檔是有分單噴雙噴可以套用

H-m Lin
2017-01-29 16:03:15

雙噴還搞不懂該怎麼設定~官方好像都不太熱衷討論切片軟體這部分

黃大丙
2017-01-29 16:08:04

官方感覺對Kisslicer和Cura的支援好一點,我一開始是學Kisslicer也是因為官方有範例

黃大丙
2017-01-29 16:09:44

剛看一下這設定檔應該是雙噴專用的,進料只有雙噴的方式

H-m Lin
2017-01-29 16:10:39

刪掉第二個噴頭設定檔~單噴會有問題嗎??

黃大丙
2017-01-29 16:11:45

不會~其實不刪也可以

黃大丙
2017-01-29 16:12:04

但start gcode可能要自己改一下

H-m Lin
2017-01-29 16:12:17

喔喔~感謝!!~

黃大丙
2017-01-29 16:12:48

只需要單噴的話用官網的2.0設定檔也可以啦

H-m Lin
2017-01-29 16:12:52

看來要好好學學~g-code這部份了

H-m Lin
2017-01-29 16:13:10

明白了~~謝謝!!

Morgan Chang
2017-01-29 17:02:42

我試過幾次後還是改回換料柱了,因爲牆的優點不明顯,而且牽絲比較嚴重

邢鳳言
2017-01-30 03:05:10

牆在沒地方放柱的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


原文網址 陳維德
2017-01-08 16:22:06

今天測試astrobox 連結ATOM 3d print,用起來是很不錯,直接從網頁上去上傳檔案,由astrobox 控制列印,算是還不錯的方式,不用再用sd 卡copy 到主機印,web cam 的部份在看是要連時有點慢,有時會沒畫面是有點小缺點,不是要一直看印的狀況也算還好
現在只要在桌機,用網頁就能傳檔過去印是真的方便不少
還能看要多久才能印完
在外面想要印也是能操作,雲端介面或是把astrobox 網頁用分享器對應實體ip
box 沒中文是有點可惜,但雲端介面是有中文,還能切片,不過雲端的部份
我是不會想去用就是了
這要用真的很簡單,只要買RASPBERRY PI 3 的主板,再去astroprint 下載系統裝在micro sd 卡就好了
價格上也算ok
主板加散熱片加變壓器1600 多,或是有2a~2.5a usb 的變壓器就不用再買
micro sd 一張4~8 g 的也不貴
視訊鏡頭之前買的沒在用也算是讓它有點用處XD
接下來等smart Plug 看能不能在網頁上直接控制開關power 能的話在外面是能用,在家中只要內網那就能控制,或是有ssl vpn 在外面連回家也應該也能控制開關才是

陳維德
2017-01-08 16:47:18

這樣算真的不錯用了,能暫停,還能調溫度嗯不錯

陳維德
2017-01-08 18:50:54

可以吧,我是沒暫停過只要print 有能暫停的gcode 就能,我只有試調熱床的溫度是會降,是覺得這個已經用的很不錯了,要在外面用最登入他的雲端可以有帳密沒有登入的話,那最好是用ssl vpn 連回家

蕭傑仁
2017-01-08 19:42:55

atom的神人越來越多了

Io HonGwal
2017-01-09 17:08:37

不能用pi cam?

陳維德
2017-01-09 17:09:58

不知呢我沒買那模組,原本就有usb cam ,不浪費拿來用,看有人在問好像0.10 的版本有正常能用的


原文網址 Bless Ma
2017-01-08 11:58:43

補充: 因為韌體可以自己搞,所以不需要像FLUX一樣家裡必須開port才能用
列印完成的通知是主動通知,不用下任何指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VQ5cySSNQ&feature=youtu.be
影片一刀未剪未後製

繼FLUX、電燈之後
我的賈維斯(馬豬毛)也可以控制ATOM了

所使用的東西只有一顆ESP-12f,一個12V to 3.3V DC-DC
體積小到將來完成後雕成PCB可以直接塞在底部power旁邊
外觀上可以做到完全看不出來

TODO list
1. SD卡寫入要將SPI拉出來,等東西齊了後才打算開始做
2. 攝像頭監控也是要等東西齊,但LINE、Facebook都不支援圖片傳輸(需要付費),所以也是之後才搞吧
3. 遠端開關機,列印完成自動關機等等

後端server使用 Heroku 以及firebase

Jared Lin
2017-01-08 12:01:52

高手中的高手

Bless Ma
2017-01-08 12:03:05

忘了補上狀態偵測XD

Bless Ma
2017-01-08 12:04:02

使用材料

Jared Lin
2017-01-08 12:05:42

用8266 餵 txrx 給atom fw

Jared Lin
2017-01-08 12:06:33

重點還是在於後端怎實現過濾

陳曉澔
2017-01-08 13:25:01

原來馬爺也是超級高手。。。。

陳建旻
2017-01-08 14:02:41

Jared Lin
2017-01-08 14:03:10

Wu Cheng-Ying
2017-01-08 14:14:12

超強,跪了

戴維廷
2017-01-08 17:48:53

馬爺的日常XD

William Lin
2017-01-08 17:56:46

陳曉澔
2017-01-08 18:19:31

陳維德
2017-01-08 20:47:28

這通知的功能超好呢


原文網址 Lawrence Lee
2017-01-08 01:21:01

[ 1/9 - 1/11 休假公告 ] + [ 雙色入門教學 ] + [ 韌體介紹 ]

大家好!相信第一梯次的朋友們應該都收到貨了(除了 0.2mm 噴頭我們還在努力中,sorry!)希望大家週末除了閉關組機器也要記得多陪陪家人 XD~

[ 員工旅遊 ]

趁第一梯完畢和第二梯開始出貨中間的小小空檔,ATOM 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員工旅遊。全公司上下為了 2.5 的誕生一直都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許多時候同事們就算下班在家也是在線上討論工作或是掛 FB 的社群,而原本規劃的員工旅遊也是從秋天一直向後延。所以今年我們計畫了最廢的行程 — 到台東好好放空幾天,希望可以藉著溫泉、海鮮和美景好好的充飽電,才能在 2017 跟大家一起打拼。

所以 ATOM 在 1 月的 9、10、11號(星期一二三)將會休息,公司也不會有人接聽電話。如果需要聯絡麻煩請 email 至 info@atom3dp.com 或是技術客服請洽 support@atom3dp.com。我們週四收假後會掛著微笑處理您的需求。謝謝各位的愛護與支持!

[ Company Trip ]

Atom’s office will be closed on the 9th, 10th and 11th of January for our annual company trip. We will be back to work on Thursday the 12th. Please leave us messages via email at info@atom3dp.com and support@atom3dp.com.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we are back to work. Thanks!

[ 雙色入門教學 ]
雙色擠出入門教學傳送門 https://goo.gl/cgmDes

[ 關於新韌體 ]
最新韌體 2.5.161221 已經預載在各位的 2.5 系列機器上面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它可以向下相容到 2.0 / 2.0 EX 喔!
由 ATOM 2.0 延伸出來的型號有許多,為了韌體版本控管與體驗
我們將多種版本融合到一個韌體裡面
各位只需要從 Control > Version 裡面就可選擇適用的版本
對應的型號如下:
2.5 EX ------------------------------> 2.5EX
2.5 -----------------------------------> 2.5
2.0 升級雙噴 + 三軸微動 -------> 2.5EX
2.0 升級雙噴 ----------------------> 2.5EX
2.0 升級三軸微動 ----------------> 2.0
2.0 標配版 -------------------------> 2.0
除此之外新版的韌體有幾項重大更新:
- 優化列印運算處理
- 優化溫度控管
- 更直覺化的平台自動校正
- 重新優化的主畫面排版,顯示更多重要資訊
- Zmin 異常時警告,預防撞底板

下載網址如下:
http://www.atom3dp.com/wp-conte…/uploads/…/12/2.5.161221.zip

Robin Hsu
2017-01-08 02:37:08

沒有 1.0 攤手 ... 哈哈哈哈 ...

蔡曜隆
2017-01-08 09:39:57

順風,好好充電囉

謝哲銘
2017-01-08 09:40:47

Have fun

Aaron Lin
2017-01-09 17:13:33

玩瘋一點~~回來在操一年~~~期待明年老板 帶你們去歐洲玩


原文網址 黃大丙
2017-01-07 19:16:00

請問這種情況怎麼處理?平台6顆球頭裡面有4顆正常,但另兩顆的洞是歪的,插進去的時候就已經斜了,鎖說底沒辦法貼平

李穆
2017-01-07 19:21:41

送回原廠換

黃俊傑
2017-01-07 19:22:08

寫信到support@atom3dp.com...
你住台北嗎???

黃大丙
2017-01-07 19:25:20

對~在台北,那可以直接去換嗎?

Marco Lai
2017-01-07 19:27:38

螺絲 與 螺帽 都會有消失牙,所以很容易鎖歪

黃大丙
2017-01-07 19:28:15

不是鎖歪,是洞對不上

黃大丙
2017-01-07 19:31:15

這顆是另一邊比較正常的,螺帽也沒辦法完全鎖到底就被洞卡住了

KioSky Chung
2017-01-07 19:40:53

我也換過一個

黃大丙
2017-01-07 21:02:31

感謝Atom的工程師放假日還幫我處理,很快就拿到零件,可以繼續組了~ ^^

Ya Hsuan Wu
2017-01-07 21:26:11

揪甘心~~~


原文網址 Chih Yung Chien
2017-01-07 18:37:25

請問各位在列印前會將原點放在哪裡?哪裡可以改預設原點?
有人遇過原廠測試列印檔案列印時它從原點到第一個列印位置時候,連桿會鬆脫嗎?
測試列印哪個網站推薦新手爬文?
謝謝 ?

廖新弘
2017-01-07 18:40:59

不能改變原點

黃俊傑
2017-01-07 18:50:28

鬆脫???拍個影片來看看


原文網址 Roy Lo
2017-01-07 16:57:13

[ATOM2.5EX]

有人知道 Simplify 3D 單噴雙擠的設定嗎?

戴士偉
2017-01-07 17:05:29

我有自己弄一版,但似乎有bug,還要手動改gcode

楊昆霖
2017-01-08 16:13:05

我使用的時後Gcode也是要手動增加一行才能順利列印


原文網址 蘇宥任
2017-01-07 16:08:10

請問大大~
第一張原廠ATOM SD剛開始PC上可以讀寫,存完測試檔案後插進ATOM顯示CARD INSERTED,但選單顯示NO CARD之後以為檔案有問題,插回PC後就無法讀寫了也無法格式化(完全變廢物)。

第二張創見8G檔案放進去也是同上CARD INSERTED選單NO CARD,回PC好佳在沒壞,功能正常不過ATOM就是NO CARD。

第三張不知到哪找來的LEXAR 2G終於正常能用。

檢查電路板沒有地方燒毀,讀卡機應該也沒問題,卡也沒老舊損毀,請問各位大大如何選購SD卡?還是有其它更好的方式?

爬文感覺SD卡部分問題好像有點多...原廠logo的卡就這樣去了...有得補發嗎?

陳維德
2017-01-07 16:16:55

嗯用sd 卡有點麻煩,所以才會想用網路直接印

廖新弘
2017-01-07 17:01:50

原廠SD卡早就掛了,換別家的

黃俊傑
2017-01-07 19:27:50

保固內 就先寄信給原廠吧...


原文網址 梁尚群
2017-01-07 14:56:46

請問螺絲跟噴頭一樣高甚至還低一點有人有遇過這種問題嗎?該怎麼處理呢?

Marco Lai
2017-01-07 15:00:22

磨一點點(用小蜜蜂磨)

MoMo Yang
2017-01-07 15:08:29

鄉民!

Birk Binnard
2017-01-08 01:03:31

I had that same problem with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e Atom2. I just shortened the adjusting screw by cutting off about 3 mm from the end. It is important to not mess up the threads when doing this. I used a Dremel with cutoff wheel and had no problem.

林漢禎
2017-01-08 01:30:43

直接列印短些的螺絲來換 ?

Robin Hsu
2017-01-08 02:45:16

換根短的螺絲 @@?

黃大丙
2017-01-08 12:02:17

教學影片裏面看起來跟你的差不多?
https://youtu.be/-ctqNBpiz7M?t=7m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