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智慧音箱市場要用更智慧更細膩的方式玩
值得玩味的是,在國外,最大的智慧音箱主導者,是亞馬遜;但在台灣,卻是百家爭鳴,尤以電信業者最積極。
臉書社團智慧家庭實驗室創辦人林祐祺說,智慧音箱市場,除了北美和中國等地是由科技巨頭主導,歐洲、韓國等都是由電信商主導,因為後者「資本最雄厚、用戶最多、據點最多、又有客服。」
這場仗,台商能否有勝算?賴志達悲觀認為,成功機會不大。現在,國外大廠都是賠錢賣硬體、搶市佔,目的是為了推背後的廣告、雲端、購物、O2O服務等核心業務。「這有點像早期賣印表機,雖然賣990賠錢,但它賣得很開心,因為後面有耗材。」賴形容,「但在台灣賣智慧音箱,沒有內容,賣完音箱就賠錢。」
林祐祺則認為,台灣業者不是沒機會,可朝「垂直型服務」的音箱耕耘,「例如教小孩英文的音箱、宗教音箱、樂齡音箱,這種就是Google、小米、BAT不會做的市場。」
這篇文章商周的記者很用心,訪問了台灣主要的智慧音箱廠商跟業界看法,我個人是維持
#
泛用型悲觀專用型機會不小
的一貫看法,原因還是在於台灣市場對於智慧音箱發展公式的不友善性,但是專用型的垂直市場則有很多的空白必須填補,對於新創公司有多的機會在那。
再來就是終端之間的無接縫整合,台灣廠商與運營商普遍對於終端UIUX的不重視,造成用戶體驗奇差,最後再怪用戶對產品與服務的冷漠,這是我們必須反求諸己的地方,也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步,帶給用戶一個更友善的使用介面,進而發展購物與廣告商機。
智慧音箱市場不是不能發展,而是需要更專業的人才與資源投入,用贈品或者玩具的方法去做,只是繼續浪費資源而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所寫針對台灣市場不利泛用型音箱發展的專文,如下:
智慧家庭深入探討系列2 — 智慧音箱是康莊大道?
http://bit.ly/2CQsZQZ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