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李宣平 2016-02-13 12:08:31
Abs一直翹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用 床100度
任宏彥 2016-02-13 12:18:38
熱床再加個10度 開 棧板試試
戴士偉 2016-02-13 12:32:57
Flux ?
戴士偉 2016-02-13 12:37:50
ABS 除了熱床, 建議用ABS膠比較好用, 另外填充不可以太高, 大概5%左右就好, 10%都有機會造成收縮應力太大造成翹. 側裙一定要開, 越大越好, 尤其有尖角的地方 另外保溫殼最好也都開, 風扇要注意大部分時候最好關閉, 除非你很清楚你想幹嘛, 不然風扇開了更容易翹
張不凡 2016-02-13 12:47:41
還滿像 flux 說
Chun Hou Tan 2016-02-13 12:52:19
请问什么是"側裙"?
戴士偉 2016-02-13 12:59:30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7.html
Chun Hou Tan 2016-02-13 13:19:54
谢了
Victor Chang 2016-02-13 13:25:39
Flux沒有熱床!
李宣平 2016-02-13 14:02:24
謝謝各位
James Lin 2016-02-13 14:06:04
機器好命,人放著冷~ -_- "
Joe Abaquin Bing Aquino 2016-02-13 19:33:48
Moving hot air is not good. I tried this many times and I got better results when in enclosure.
馬小將 2016-02-13 19:59:15
電費用噴的! 有成功嗎?
陳曉澔 2016-02-14 00:37:02
感覺還是用黃光燈會比較有感.....
彭帟絃 2016-02-14 00:40:22
大面積的件可以用高一些的速度去壓,試試看。
李宣平 2016-02-14 00:43:35
正明無笑
李宣平 2016-02-14 00:43:48
我開80MS
彭帟絃 2016-02-14 00:47:06
請教一下,這種加熱方式不會讓噴頭喉管的部份過熱嗎?
李宣平 2016-02-14 00:48:20
沒這個問題!我比來也有擔心 PS.我用24V蝸牛
彭帟絃 2016-02-14 00:50:10
這麼猛的散熱,太強了。
片翼之鳶 2016-02-14 01:44:43
這看起來是加熱扇...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2-12 19:34:57
為了防翹邊做出這樣高度4mm的底座 請問有辦法設定底座部分用0.25層厚印 上面的主要模型用0.1印嗎?
之前好像聽說有能夠從機器面板去設定從一定高度開始印的做法 那要怎麼用?
張不凡 2016-02-12 19:40:29
kisslicer 無法, s3d 好像可以, 不過軟體要費用就是了... #.# 不然就用接續列印的概念分兩個切片 gcode 做應該也可以...
Yu Shu Huang 2016-02-12 21:14:48
作0.25和0.1兩個gcode, 找到 BEGIN_LAYER_OBJECT z=4.00那行 ,剪貼
廖新弘 2016-02-12 21:15:11
付費軟體Simplify3D可以
原文網址 Shih-Yen Lo 2016-02-10 00:59:49
Hello 各位,
我來求救,我今天把一代 Atom從公司搬回家裡,結果一道加裝起來就出現影片中的問題。本來他執行 auto level 的時候完全碰不到玻璃板,後來調整了噴頭上校正的微動開關那兩顆螺絲後現在變成這樣,請問有人遇過類似的問題嗎?
張張家祝 2016-02-10 01:20:12
在auto level的時候把速度放慢到30%應該可以解決,我也碰過所以就把速度放很慢就正常了,試試吧
Timy Fat 2016-02-10 01:24:52
前幾天試過 李大教我 auto level時速度放到最慢,微動開關螺絲比剛碰到再擰緊一些 就好了
Mindaugas Ramaška 2016-02-10 01:33:46
Adjust sensor. It need to click when touch force greater then you have set in the video
Yinka Alade 2016-02-10 04:12:08
Yea, I had this problem yesterday. Resetting the sensor to make sure the screw is close enough to click the switch was the issue.
Genu Wu 2016-02-10 08:19:59
速度太快
James Lin 2016-02-10 09:28:24
明顯只是螺絲沒有先轉好喔, 轉好再做Auto Level吧, 參考說明書一下 ~
James Lin 2016-02-10 09:32:48
微動開關與螺絲的距離
廖新弘 2016-02-10 09:52:37
1.你有確定微動開關在用手指頭壓噴頭實有聲音嗎
廖新弘 2016-02-10 09:53:42
2,噴頭前的螺絲上的彈簧有沒有卡住
廖新弘 2016-02-10 09:54:26
3.你的噴頭列印件有沒有變形了
黃小濤 2016-02-10 13:03:34
螺絲鬆了,或微動開關電線接觸不良
李穆 2016-02-10 13:26:42
拉蓋彈簧沒壓緊,微動螺絲沒頂到位,上蓋樞紐阻力太大,微動沒焊好,都有可能
Antony Hus 2016-02-10 15:51:22
我也是這樣 有跟原廠要資料 原廠給的資料檔案你參考看看 傳檔案給你 這裡沒辦法附加檔案 要加入好友
Chuck Chen 2016-02-10 16:56:16
我的是二代機,有可能是整線時拉到了,我就有這個狀況,後來直接把線拉到一個位置用膠帶貼好即可
Jacky Tseng 2016-02-10 18:37:33
微動開關有問題, 沒有回彈.
原文網址 Ying Yuan Liu 2016-02-08 17:02:32
連印兩次都出現問題。都是隔天起來看印完了,但只印了一半左右料就不出來,都是線材在原地刮料。重新加熱Load線材,噴頭沒有堵住,請問有可能的問題是?
張張家祝 2016-02-08 17:05:26
1是夾太緊嗎? 2那把馬達的齒輪外外移一點試試
Odinson Thor 2016-02-08 17:07:43
這個常遇到,回抽太長,遇到模型特性需要頻繁回抽時就會讓溫度在喉管累積,等溫度高到足以融化喉管區的料時,就會堵住,這時候擠出機不管怎麼擠都無法出料,最後就會變成這樣
廖新弘 2016-02-08 18:22:16
擠料臂不要鎖太緊
Timy Fat 2016-02-08 18:39:29
擠料輪上面的堆積物也可以清一下,不然容易滑掉
李穆 2016-02-08 19:23:33
用kisslicer 1.5 beta 2.22版 vP設定壓在25到30間就能改善
Charlie Ting 2016-02-08 20:10:45
看一下參數比較知道問題可能在那裡
吳哲霆 2016-02-08 21:37:17
參考速度 調整棘輪的緊度 馬達接的齒輪有打滑過的話記得清齒輪以免再打滑
高北熊 2016-02-08 22:50:34
1.擠料夾頭鎖太緊,右上角的螺絲要鬆一點 2.噴頭溫度太低
Mark Chen 2016-02-10 01:02:19
列印速度過快 外加 設定溫度太低
原文網址 張維哲 2016-02-06 20:28:32
Google不到答案,菜鳥又來發問了! 請問一下Kisslier中紫色路徑所代表的意思? 因列印出來的東西轉角處 容易產生疙瘩不曉得該如何調整 感謝各位高手
噴頭0.4 Depth 0.2 Gap1.0 溫度200 回抽 8.5 列印速度皆25 Travel Speed 50 XY Accel 1000
李穆 2016-02-06 20:31:44
那應該是粉紅色Crown Path要購買ProKey才能關掉,不想花錢的話學一下Cura
張維哲 2016-02-06 20:35:57
了解! 所以疙瘩有一部分是路徑本身造成的 而非是參數還沒調整到甜蜜點的意思瞜? 謝謝
王榮達 2016-02-06 21:18:43
更新一下翻譯
Bise Chen 2016-02-06 22:37:45
crown path這有何不良影響呢?
Timmy Chen 2016-02-06 23:58:04
"Google不到答案,菜鳥又來發問了!..." 先生....您少打了一個字"找" (半認真吐槽) --------------------------------- 您有沒有在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勾選?
Birk Binnard 2016-02-07 00:21:22
Dark Blue = Solid path Pink = Crown path <== this makes no sense even in English
張維哲 2016-02-07 00:57:16
報告! 有打勾 感謝提醒 哈哈
許阿瑋 2016-02-07 12:41:08
現在很多人不都把"GOOGLE"當作動詞、行為用嗎?XD 請問Crown Path是什麼意思?
Chiufan Luk 2016-02-07 18:41:16
這個設置提供參考,感覺溫度要低一點,不然很容易產生熱堆積,出料也要細,因為塔柱很細,loop兩圈就夠,flow 的max 設置在0.3[mm^3/s],flow的速度慢就不會產生熱堆積,但相對的噴頭移動的速度也會變慢,移動速度是取決於flow的max數值,所以這個設置的速度是40/s和30/s(由於取決於max所以這個數值是無效的),其實只有3/s左右,但在印小物件(2mmx2mm的柱)的時候3/s已經算速度很快
Chiufan Luk 2016-02-07 18:46:38
紅色的部分感覺比較重要,不知道對不對,還有改進的空間希望各位大大給給意見
李穆 2016-06-12 11:31:28
噴頭會作微量出料以及抹的動作,沒控制好會造成明顯的牽絲、積熱跟疙瘩
Charlie Ting 2016-06-12 13:29:59
google 的翻譯很爛,不要只看它的說法。 http://dict.site/crowning.html crowning path 基本上就是在 loop, solid infill 之餘,用來補空隙的,所以它會要你設定一個最小間隙,只要是大於這個間隙的部份,它就會去補上一道。
Charlie Ting 2016-06-12 13:33:48
降溫時間是重點,另外要小心懸臂部份的翹曲把東西撞倒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Y9K1FzuA4
Marx Wu 2016-06-12 21:09:43
There are completed hard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o understand some of words or vocabulary in the manu( ´_ゝ`)
原文網址 張維哲 2016-02-06 11:45:03
請教各位有關列印預估時間的問題,之前時間都還算準確 不曉得動到甚麼地方,實際列印與估計差了大概三倍,另請較該頁面參數大家建議使用的數值 謝謝
Clarence Lee 2016-02-06 11:51:01
XY accel 要設定的跟lcd那邊顯示的一樣.. 不然kisslicer這邊沒法算對...
張維哲 2016-02-06 11:55:23
感謝超快速回應!能請您幫我看一下設定值是否正確或該如何調整較佳嗎?謝謝
張維哲 2016-02-06 11:58:51
因我參照官方的紙本說明寶典 與 線上的寶典 兩者參數有異 不曉得該參考哪個做基準開始微調比較理想 謝謝
Clarence Lee 2016-02-06 12:04:17
照你現在上面LCD顯示Accel 9000那kisslicer這邊就要填9000 這個有些人覺得500好...或更低... 我是覺得你可以從3000開始往下試... 記得要調整都是LCD這邊看到的值為主.. kisslicer那邊填成一樣是拿來算時間用
張維哲 2016-02-06 12:05:33
了解 難怪想說怎麼改 列印速度都降不下來 太感謝您了
張維哲 2016-02-06 12:38:45
剛剛在次測試 故意把LCD上的Accel改為500 但列印時間僅多一分鐘 仍然不太正常... kisslicer那邊與LCD上設定一致仍計算不出相符的列印時間 抱歉新手問題比較多 謝謝您的答覆
Timmy Chen 2016-02-06 13:56:33
Clarence Lee ,等您弄好LCD操作寶典,到時再跟我們分享! (期待)
Clarence Lee 2016-02-06 14:02:28
囧..只是更新lcd menu tree而已沒有寶典啊... XD 寶典請洽http://atom3dp.squarespace.com/
Clarence Lee 2016-02-06 14:03:43
看實際時間吧...短距離移動的物件的話accel加速度對於總列印時間影響有限啊.... 主要還是列印速度
張維哲 2016-02-06 14:09:11
剛才又測試一次不同的參數 預估列印需要三個小時 實際列印僅41分鐘 感覺問題不在於accel
Timmy Chen 2016-02-06 14:30:14
lcd menu tree 就是這個! 就等您弄好,到時再分享喔! 感恩
Timmy Chen 2016-02-06 14:31:02
也謝謝分享寶典出處wwwww(我是知道,還是先謝謝您)
Clarence Lee 2016-02-06 14:49:51
那就不知道了..通常不會差這麼多...
張維哲 2016-02-06 14:57:32
有發現Min Layer[s]這個每層時間數值影響預估時間蠻大的,,若刻意改為100s雖實際列印有變慢,但預估時間仍不準確。若將此設定改為0 預估時間與實際列印時間接近。難道是軟體bug?
Clarence Lee 2016-02-06 15:03:52
那是說一層最少不要低於多少秒...
張維哲 2016-02-06 15:10:58
沒有頭緒可以除錯
洪瑞宏 2016-02-06 22:51:33
Zigzag 印表機跟delta 印表機差異很大。軟體是以迪卡爾座標算的。
原文網址 黃聖元 2016-02-05 20:04:28
請問 我列印自已建的3d檔我把兩個物件一起列印(不同圖層) 結果噴頭會自已去撞列印件導致整個大位移(不是列印件跑掉) 試了3.4次每次撞列印件的高度都不一下 我開只有一個檔案(一個圖層)卻一次成功 是3d軟體要放同一個圖層才不會像這樣的問題嗎??
馬小將 2016-02-05 20:08:27
我同時印兩個物件也會這樣!兩邊跑會撞到然後位移~一個一個印就不會!也是試了N次...我目前也無解。
李穆 2016-02-05 20:27:53
Z-Lift開大一點
黃宥儒 2016-02-05 20:31:26
平台矯正 垂直z軸需要調整 校正好的一次印四件也可以
原文網址 陳為騰 2016-02-05 14:07:30
請問大家為什麼會這樣子斷斷續續的呢?
張不凡 2016-02-05 14:22:32
你是指?不懂
鄭政浤 2016-02-05 14:24:20
看不太清楚 這是在印外圈? 出料有正常嗎?
陳為騰 2016-02-05 14:33:32
出料正常,前進時會頓一下⋯⋯
鄭政浤 2016-02-05 14:34:54
皮帶太緊? 在印之前有調整什麼嗎? 試試印別的檔案看看
王家豪 2016-02-05 14:38:10
檢查一下上方三個定點的軸承是否滑順
陳為騰 2016-02-05 14:46:07
我是用rhino畫模型,再匯出STL,昨天印其他檔案是正常的。今天畫新的檔案,就會變成這樣子頓頓的列印
鄭政浤 2016-02-05 14:47:24
先試試看換檔案會不會有類似狀況吧
陳為騰 2016-02-05 15:06:19
好的,謝謝大家
Timmy Chen 2016-02-05 19:53:05
其實,可能是您用Rhino 5 轉出STL檔案內有看不到的小破洞(個人經驗,我有用過Rhino 5),建議您可以用SolidWorks,這個有自動幫你診斷出有無錯誤、破洞,若無就表示正常,若有,就表示您得要改用其他繪圖軟體來轉出STL。 通常SW轉出的STL都比較完善無破損,除非在SW之前用其他軟體轉出STL,會難免有破洞產生^^ 我還有用過其他軟體來輔助、診斷,例如Wrap、SW 需要有曾做過自行車零件開發、工業設計導向的職位(我做過這兩個工作),才能知道其中的小秘密^_^
陳為騰 2016-02-05 20:07:47
您說的沒有錯,我轉Sketchup就解決問題了!
鄭政浤 2016-02-05 20:09:44
神奇的STL檔~
Timmy Chen 2016-02-05 20:20:16
呵呵,所以,有關繪圖軟體、轉檔就找我就對了! Sketchup也可以,若有SW就更方便(因為有自動診斷)
陳為騰 2016-02-05 20:22:55
沒有mac版本
Timmy Chen 2016-02-05 20:26:46
我有使用AutoCAD、Inventor、SolidWorks、Rhino 5 、Catia的操作經驗,很豐富的經歷讓我可以知道選擇什麼在藝術、工程、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外觀設計。 從高職製圖科畢業,大學讀模具工程系畢業,如今在高雄待業中 (一邊自學3D列印一邊繪圖設計,一邊慢慢找工作^_^) 之前在台中、新竹、桃園,曾任自行車零件開發、工業設計顧問公司就職,工作期間有無師自學下,學到很多學校、補習班沒有教的部分,包含公司沒有教的部分,很多要靠自己去摸索、思考去達成。 所以,您們都可以在遇到有問題的時候,歡迎找我討論繪圖軟體的問題。
Timmy Chen 2016-02-05 20:29:04
恩,沒錯,不過,不要介意,可以考慮在Mac植入兩種,一種是MAC OS,一種是Window,可以在裡面做磁碟區分,然後植入兩種作業系統,可以切換看看。 我沒有用過MAC(我的筆電是華碩,作業是Window 7),只知道在MAC可以這樣玩看看~
Timmy Chen 2016-02-05 20:32:03
http://www.mirc.fju.edu.tw/....../%E5%A6%82%E4%BD%95...... 這是給您看一看,建議要安裝或如何做到,建議您可以上網找一找,有很多使用者的經驗分享談更精華喔!
張張家祝 2016-02-06 00:35:09
樓上經驗超豐富的阿
邱瑀皓 2016-02-06 01:33:50
Mac有兩種方式跑windows 一種是分割磁碟用bootcamp跑實體的,需要重新開機 另一種是在osx介面裡用parallel模擬出windows,虛擬的不用重開直接跟osx共用磁碟 我用Mac畫Solidwork都是開bootcamp,曾經有試過在osx裡面用parallel虛擬跑Sw但結果有點跑不動可能是我電腦型號老舊的關係 Rhino的話我習慣開osx哈哈 一點心得分享一下xd
Timmy Chen 2016-02-06 03:34:14
還好,沒有做很長久(兩個工作,都各做一年多)就是.... 離開原因 : 第一間因公司轉型、研發單位解散、轉入倉管單位。 第二間因工作過勞、身體健康紅燈、責任制壓力大。 可是,短短的時間內,我吸收了很多的機械知識、繪圖知識、反向思考等 也學習到很多事情、接觸一些文書方面,做過倉庫管理、會開堆高機(看同事操作,偷偷學會了)
原文網址 張師彬 2016-02-04 10:23:59
請教各位前輩,有沒有人發生過在印製物件時,因物件需要支撐材,結果印完,只有印出支撐材,成品的地方是空的。 圖檔還有3個小破洞,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
Charlie Ting 2016-02-04 11:12:04
沒有耶,有照片嗎?
張師彬 2016-02-04 13:53:33
附上圖片
李穆 2016-02-05 02:42:08
層厚0.3 出料線寬用0.376 支撐GAP開0.2 無法想像後續出料後要怎麼沾粘支撐基層,基本上支撐印完後噴頭就是炒米粉狀態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2-03 17:30:42
我買這個來做自製熱床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43906908412
請問上面寫的溫度感應線是啥? 還是只要焊正負電線就好?
蕭傑仁 2016-02-03 20:18:18
怎麼用阿?
林一旭 2016-02-03 21:23:00
跟加熱頭一樣 熱敏電阻
Samuel Chiou 2016-03-06 00:55:15
適用2.0.5版的韌體嗎?需要改哪些參數?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