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Phrozen 光固化3D列印機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Hugh Huang
2016-12-03 16:41:40

請問哪裡有免費的3D模型資料庫可以下載?例如3D旋轉相框,謝謝

Kevin Chen
2016-12-03 17:27:48

最大的3D列印圖庫應該是thingiverse ,有些3D模型資料庫偏向3D模型設計展示渲染好看但是不見得印的出來,thingiverse則是3D列印玩家的集散地,全部都可以用3D列印的作品。 http://www.thingiverse.com


原文網址 Hank Lee
2016-12-02 23:37:24

上周拿到機器後馬上組裝好開始測試,本周開始每天都在玩它! 第一個作品是幫老婆設計的角色建3D模後印出來。

(圖一)第一次印時整隻印,以腳為基底,但當初腳的設計太細,印好後在拆支撐時腳一起被掰斷了.........

(圖二)第二次決定試頭跟身體分開印,印出來後發現右手肩膀那邊沒印到,有點怪,檢查模型跟支撐都是正常,這個要再研究一下。然後有設定可組合的樁,但頭底部的組合口裡面長滿了支撐,超難拆,最後出動電鑽慢慢的將支撐清理乾淨,組合後發現原本應該密合的頭跟身體有不小落差,這就待二次處理了~~

不得不說印出來的品質比我想像中厲害很多! 紅料就這麼厲害,等全部測試完畢後就要來用黃料印了! 超期待!

(圖六非廣告) 純粹喝黑罐超適合拿來當殘膠收集罐!

接下來正在製作Q版車的模型,完成後再跟大家分享~~

李昌憲
2016-12-03 00:41:25

舊紅料,擴散性強,母頭洞會變小,公頭會變大;要組裝建議用黃料,可以省很多後製的工

Ray Wu
2016-12-03 00:44:33

哈哈,是同好!我玩到現在大概喝了50罐純粹喝咖啡了吧XD


原文網址 李昌憲
2016-12-01 00:56:18

韌性材料測試中

Kevin Chen
2016-12-01 02:30:23

看來挺不錯的,目前用過紅料跟黑料受力容易脆斷。請問會開發像類似橡膠特性這種彈性料嗎?

林志鎰
2016-12-01 09:59:29

這個軟,應該還是屬於硬料的韌性


原文網址 王榮華
2016-11-30 21:54:41

想請教各位列印模型時支撐與模型接觸的端點都是設定多少比較好後續處理,目前我自己是用0.6但覺得接觸點真的滿大的,改小又會比較會失敗

李昌憲
2016-11-30 22:55:30

黃料

李昌憲
2016-11-30 23:00:55

說1就是1


原文網址 Happybear Chen
2016-11-29 10:00:46

使用黃色的材料製作零件,用起來真的超優,支撐材設定很細都能做起來,黃色打磨完後也痕跡也不明顯,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李昌憲
2016-11-29 10:56:54

使用新的film槽來印精細可以再提升


原文網址 翁振誠
2016-11-28 08:23:27

還是失敗

Shang Rong Wu
2016-11-28 10:02:30

哪裡失敗 放大率嗎 還是畸變校正

翁振誠
2016-11-28 10:05:23

没辦法附著在電木平台上

Shang Rong Wu
2016-11-28 10:06:27

你層厚20層數才6太少

Shang Rong Wu
2016-11-28 10:06:57

通常我30層厚,層數12 你試試看

Shang Rong Wu
2016-11-28 10:08:04

曝光5500 二次曝光25%~50%

翁振誠
2016-11-28 10:11:13

好我再試試看,謝謝!


原文網址 Ray Wu
2016-11-28 04:20:00

# 標準紅料推出改良版
# 壽命超長的離型膜槽體推出

大家晚安,

Phrozen成軍、開賣到現在半年有了,幫助很多人完成了創作、也收到很多意見回饋。不管怎樣,我們都是稟持著最大的誠意解決大家的問題,其中有一些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們也花了點時間做了改善,包括:

。G-type 標準紅料印出來效果不如預期...

開發初期,我們希望將標準料定位在低價入門的材料,成型快速並刻意將解析度降低,沒想到造成使用者的體驗不佳,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狀況。因此,我們在仔細思考後,決定改善現有的G-type標準材料,成型速度略低但解析度大幅提升,且依然維持它的超高CP值,一罐500克890元,12月5日即開放在官網購買。

那⋯原來的標準料怎麼辦?如整罐未開封,你可以選擇自費寄回Phrozen做更換新料的動作 或 向官方領取一張耗材85折卷。已開封者我們則不接受兌換,請直接向官方申請一張耗材95折卷。詳情請私訊粉絲專頁。

。可不可以不要用PDMS槽?
開發初期,我們一直相信PDMS槽是效率最好的列印載台,主要在於它列印成功率比其他槽體高上許多。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太容易損壞和老化了、之後也需要很多時間進行槽底回填,相對來說較為不方便。

因此,Phrozen團隊即將推出壽命較高的離型膜彈力槽,槽底材料使用鐵氟龍薄膜進行離型,只要薄膜沒有折到或損壞,就不需要更換任何東西。一樣預計在12月5日即開放在官網上購買,並可結合前述的折價卷一起使用。

最後,如果你對我們機台有什麼其他期待的功能,
也可以在這篇文章下面留言給我們,
我們會很慎重考慮把這個功能加到機台裡的。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王榮華
2016-11-28 07:45:07

列印耗材預估!

Johnny Yeng
2016-11-28 12:46:54

推物盡其用的精神

Taylor Chen
2016-12-05 10:21:24

請問新的槽體上線了嗎?

余志煌
2016-12-05 14:07:50

列印區域將來有變大的可能嗎?

Hank Lee
2016-12-05 19:01:20

不知道透明料有沒有可能成真? 想要做模型車的透明件~~

Yuigo Shieh
2016-12-06 21:07:53

為甚麼新的槽體還未上線???


原文網址 Shang Rong Wu
2016-11-27 15:43:51

出爐

Shang Rong Wu
2016-11-27 15:46:33

厚件好像比較不易成功,有用MJ 鑄造的一起討論研究研究吧

李昌憲
2016-11-27 15:46:57

豹子頭@@

Ray Wu
2016-11-27 15:56:49

這個豹頭鑄起來效果不錯欸 ??

李昌憲
2016-11-27 15:58:06


原文網址 翁振誠
2016-11-26 20:31:21

一直没附著上,藍線有貼上可是中間没有,PDMs似乎有弧度與列印台有空隙,根本沒辦法附著在列印台上

李昌憲
2016-11-26 20:39:18

PDMS剛填好嗎?

翁振誠
2016-11-26 20:40:28

原廠

李昌憲
2016-11-26 20:42:11

可以拍一下電木跟槽嗎?

李昌憲
2016-11-26 20:43:45

偏好設定的照片也來一下

翁振誠
2016-11-26 20:45:41

翁振誠
2016-11-26 20:45:52

翁振誠
2016-11-26 20:46:04

翁振誠
2016-11-26 20:47:25

當我壓緊時,只有四周密合

Bise Chen
2016-11-26 20:48:39

Dave Wong 可以拿一把鋼尺,用鋼尺去把外圍翹起的部分刮除,因為我也是這樣搞的...XD

李昌憲
2016-11-26 20:49:53

電木可以寄回來,幫你加工一下吧,讓他縮一下應該就可以

翁振誠
2016-11-26 20:50:45

李昌憲
2016-11-26 20:51:28

如果人在新竹 可以直接拿來工廠

李昌憲
2016-11-26 20:51:44

我上CNC幫你修一下

翁振誠
2016-11-26 20:51:49

我在台北

李昌憲
2016-11-26 20:52:23

那就麻煩寄一下搂,在私訊你地址

翁振誠
2016-11-26 20:52:47

可以

Kevin Chen
2016-11-26 21:46:29

不是原本就不會全部貼平嗎?我將電木跟槽壓緊也是只有外圍貼緊,可是列印時沒有影響,底部一樣附著的很好。

李昌憲
2016-11-26 21:48:02

其實pdms本身就會有點高低起伏,要完全貼平比較難

李昌憲
2016-11-26 21:48:43

通常不平的間隙在第一層曝光都可以填滿

李昌憲
2016-11-26 21:50:20

有點怕cnc修完還是被打槍@@

翁振誠
2016-11-27 10:05:48

我已經做好幾次都沒成功,都没附著在電木平台上,不然我在重新做一次檢查,幫我看看那裡不對

翁振誠
2016-11-27 10:06:14

翁振誠
2016-11-27 10:06:35

投影方向

翁振誠
2016-11-27 10:06:51

翁振誠
2016-11-27 10:09:05

偏愛設定,解析度已調到0.05mm模式

翁振誠
2016-11-27 10:09:27

翁振誠
2016-11-27 10:09:46

還蠻直的

翁振誠
2016-11-27 10:10:01

翁振誠
2016-11-27 10:11:00

Z軸水平校正,先鬆螺絲

翁振誠
2016-11-27 10:12:57

至底部後壓緊並上緊螺絲

翁振誠
2016-11-27 10:13:10

翁振誠
2016-11-27 10:13:21

翁振誠
2016-11-27 10:13:32

翁振誠
2016-11-27 10:16:25

好了完成設定,過程有問題嗎?參數那裡要更改?對了使用脱躐鑄造用木去寸脂

翁振誠
2016-11-27 10:17:03

脱蠟脂

盧俊儒
2016-11-27 14:33:06

印象中討論文有出現過.剛找一下.在10/27 # 脫蠟鑄造 材料已經正式上線了喔!那篇有討論:
林武-- 那類蠟料比較不容易黏在電木載台上,所以最好先用粗鋼刷把電木底面刷粗點,底層我是約36~40秒,0.02mm層厚約4~5秒
林武-- 鋼刷刷最好刷經緯的紋向比較優
看起來一般料應該是沒問題.你可以先試看看一般料.再決定是否要將電木寄回去

李昌憲
2016-11-27 14:37:42

樓上正解

翁振誠
2016-11-27 14:38:27

翁振誠
2016-11-27 14:39:42

是這樣嗎?能否有照片

翁振誠
2016-11-27 14:41:11

0.02mm層厚約4~5秒在那裡改?

Bise Chen
2016-11-27 15:04:52

PDMS如果使用超音波震盪後,再給他靜置,可以克服表面不平嗎。

李昌憲
2016-11-27 15:27:24

其實那個不平其實還是很平,只是要拿面加工後的電木板零對零擺下去比當然會看到無法完全貼平;至於震盪我覺得效果不大,因為擺放48小時後,PDMS又會回到他位能最低的地方了,一個班上總是會有幾個會被排擠的人,那個凸出來的PDMS就是被排擠的@@;不過PDMS攪拌均勻是必須要的,我們廠內都是用攪拌器打10分鐘中以上去混合


原文網址 翁振誠
2016-11-26 20:31:04


 

討論主題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