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王智立
2019-06-06 00:15:52

2019-06-05 Spidermaker 30D 軟料體驗分享

機型:CR-8 原廠遠端擠出

軟體:Cura 3.6

噴嘴:0.4mm

層厚:0.2mm

速度:10 mm/s ,回抽無

溫度:220℃

擠出量:100%

熱床:55℃

30D 材質印出後有特別的軟,線材因為本身較軟,所以手握線材時表面有明顯的磨擦力。相對的線材在鐵氟龍管內與管壁的磨擦力會嚴重影響列印速度。

相較於個人常列印的明燿絕版 TPU, TPEE、昱豐 TPEE 來說, 30D 這捲料的表面磨擦力真的很明顯。因為太軟所以外殼建議在 1.2mm 以上,上頂下底厚度建議在 1.0mm 以上。

以前有說過,遠端擠出在列印軟料時,軟料在噴嘴加熱區加熱後經噴嘴流出是類似用抹的方式再做列印堆積成型。 30D 這捲料就更明顯。

噴嘴溫度上 225℃,列印速度全部統一為 10mm/s 時,線料因為等留在噴嘴加熱區過久,在流出噴嘴時會有氣泡爆裂聲。然而,在 215℃ 時反而會有線材加熱不足的料性。

以下為個人建議列印條件設定:

1. 噴嘴溫度: 220℃ ,流量: 100%

2. 熱床建議開啟 55℃ 以上

3. 遠端擠出機列印速度: 10mm/s ~ 12mm/s

4. 關回抽。

5. 開高空跑移動速度 120mm/s

6. 壁厚: 1.2mm 以上可視情況調整,0.8mm 太薄。如有特用途可能考慮

7. 上頂下底厚度 1.2mm 以上可視情況調整

8. 填充:網格填充較硬,立體十字較軟。

9. 眾多軟料對噴嘴與平台調平準度要求比 PLA 高出很多。需注意平台調平校正。

列印測試件為特殊需求人士復健用拾取輔具和常態性湯匙進食用加大握把。黃色為此回測試 30D 軟料。以 30D 的表面特性可能較適合需要抓握磨擦力大的模型。

40D 軟料待續。

王智立
2019-06-06 02:02:02

林佑臻
2019-06-06 02:13:25

王智立
2019-06-06 02:23:03

林水樹
2019-06-06 07:01:14

Otto Lin
2019-06-06 07:05:38

王智立
2019-06-06 07:45:16

Otto Lin
2019-06-06 07:48:26

陳曉澔
2019-06-06 07:54:19

王智立
2019-06-06 08:18:39

陳曉澔
2019-06-06 08:19:53

王智立
2019-06-06 08:26:52

陳曉澔
2019-06-06 08:33:25

王智立
2019-06-06 08:46:09

Chen Zimook
2019-06-06 13:19:19

林水樹
2019-06-06 13:33:15

王智立
2019-06-06 16:41:15

王智立
2019-06-06 16:41:26

Chen Zimook
2019-06-06 19:59:48

王智立
2019-06-06 20:18:05

Efun Lai
2019-06-08 15:26:35

王智立
2019-06-08 15:36:22


原文網址 鄭詠文
2019-06-05 11:18:51

【求乾貨】列印線材與塑化劑 我每次看到3D列印被拿來利用在食衣上就會有人提「塑化劑」(煩)。當然塑化劑的範圍相當廣泛,一大堆用在食用與非食用產品上來改面物理性質的有機添加物,都被叫做塑化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1%91%E5%8C%96%E5%8A%91
但我覺得一般大眾只是這樣聯想:
「3D列印線材」=「塑膠」=「大概有塑化劑」

「塑化劑大都很糟糕」

我自己的化學常識是覺得列印線材的配方有沒有塑化劑是一回事,但在一般的列印使用過程中應該不太容易釋出與危害人體(之前有看到研究是列印時會產生PM2.5)

這邊是我知道討論線材最專業的地方, 所以想在這邊提問求科普「線材與塑化劑」XD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2019-06-05 11:46:44

Kevin Chen
2019-06-05 11:58:21

Kevin Chen
2019-06-17 00:30:22


原文網址 大樹
2019-06-05 09:22:03

我忘了是哪個社團哪位大大提出的「長化貓」有趣構想,最近開始練圖就順手做出來了,只不過在那個T站上找到那隻貓模型的姿勢一直喬不順眼,乾脆重新雕一隻貓比較方便。

分專貼文內有分享檔案連結喔!!

王智立
2019-06-05 10:44:00

Gary Yen
2019-06-05 13:43:12

大樹
2019-06-05 13:55:47

Gary Yen
2019-06-05 14:03:34

大樹
2019-06-05 14:21:36

陳曉澔
2019-06-06 13:22:44

李仁維
2019-06-06 14:51:11

李仁維
2019-06-06 14:51:31

大樹
2019-06-06 15:08:39


原文網址 蔣嘉興
2019-06-04 23:30:14

感謝週年贈線活動,嗄啦嗄啦作品分享(雖然肚子開花)
想順便請教,為何印出來肚子這邊會這樣(有試過別的料都一樣)。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2019-06-04 23:57:18

蔣嘉興
2019-06-05 00:01:54

Gary Yen
2019-06-05 07:59:52

蔣嘉興
2019-06-05 08:05:23

文森特
2019-06-05 09:42:02

Carson Lin
2019-06-05 10:18:00

吳麵線
2019-06-05 10:18:31

蔣嘉興
2019-06-05 12:21:10

Gary Yen
2019-06-05 12:34:24

蔣嘉興
2019-06-05 13:50:41


原文網址 廖家仙
2019-06-03 15:49:5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6-02 17:51:54

看看NEMOR如何藉由3D列印結合真空成型機,帶給大家驚喜吧!

Roy Shen
2019-06-02 17:54:10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2019-06-02 17:57:10

Ming Ya
2019-06-02 22:13:36

Kevin Chen
2019-06-02 22:32:00

Ming Ya
2019-06-02 22:32:44

沈育廷
2019-06-03 01:20:07

Charlie Ting
2019-06-03 11:33:20

Ming Ya
2019-06-03 15:21:36

Ming Ya
2019-06-03 15:22:55

Angela Chu
2019-06-04 22:25:29


原文網址 Sirius Lu
2019-06-01 22:53:58

週年贈線活動作業
手機顯微鏡
應該是光路設計的不好,可以看到有一圈反光,第二張照片是消光黑印的,第三張是用一般PLA,可以看到反光很明顯。
搭版問問題,最後一張照片,以前用玻璃加口紅膠沒問題,現在用晶格板,第一層要調到很近才黏的住,但是會形成象腿,稍微調高一點,沒有象腿了但黏不住,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Gary Yen
2019-06-03 09:03:57

Sirius Lu
2019-06-03 11:23:46

Gary Yen
2019-06-03 13:04:18

Kevin Chen
2019-06-03 15:41:55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30 10:05:40

軟料體驗分享 Ender3

軟體simplify 3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噴嘴:0.5mm
層厚:0.15mm
速度:30D 放到10 mm/s, 40D維持20mm/s沒問題
不回抽,不支撐
溫度:30D 220度, 40D 230度

擠出量:1.05
熱床:65
————————
Ender3 印30D,20mm/s速度,第一層都沒問題,但是第二層之後就會開始卡,線才會被扭曲。可能是因為我用MK8金屬擠出機的部分,他的擠出輪是外凸不像是Atom 用內凹的,造成扭力上太大去扭曲線材。一直到速度放慢到10mm/s 才能穩定的列印。 如果是我就會建議切片還是10mm/s,到機器端再去逐漸增加速度,不然以10mm/s來說,測試的摩艾30D印了大約3小時,40D的回到20 mm/s 約2小時左右。
—————————
《溫度》
線材溫度30D我用220度,主要我是以觀察第一層擠出時線跟線的連結情況下去調整,我發現220度可以讓我的第一層兩條線之間剛好沒有縫隙。40D的部分在220度列印上,就會出現兩條線距離有縫隙,逐漸提升至230度,同時流量稍微加大至105%左右,那線材得黏合度,有不錯的改善。
—————————
細節上,可以看到30D和(100%流量)與40D(105%流量) 105%有明顯地去補齊起點跟終點的微小間距,改善列印品質。

------------------------

都以40D來做對比得話,以ATOM3來說在側邊耳朵或中間懸空鼻子,有一點線冷卻速度不夠快的感覺,但整體細節都不錯。Ender3可能因為噴頭是0.5mm(線寬0.6mm)且層厚是0.15mm 所以在這種懸空表現上是有明顯改善,其他細節上也不輸ATOM印出來的。

整體來說這個線材,對於一個新手的使用上的方便度是有的,畢竟參數上不會太過於複雜,穩定度也不錯,再不回抽的情況下,牽絲的部分沒有很明顯(當然也有可能是摩艾屬於簡單模型,且單一不是兩個,噴頭移動沒有太大),機器方面,兩台非近端擠出的機器都可以完成列印,這樣對於CR系列使用者是蠻方便的。

Kevin Lan
2019-06-02 15:24:23

Zhe Hao Lin
2019-06-18 11:51:31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29 19:44:28

第一波軟料體驗分享 Atom 2.5FX
綠色是30D ,藍色 40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軟體simplify 3D
噴嘴:0.4mm
層厚:0.2mm
速度:20 mm/s
不回抽
溫度:215
熱床:65
————————
一開始我有先用我的ender3 下去印,不過跑到第二層的時候擠出就會出問題,調整不少參數還是沒克服。所幸先用Atom來印看看,不得不說 對Atom來說沒什麼挑戰的感覺,預想的參數沒有再調整第二、第三次。
結果看起來整體來說印出來的效果是不錯的,以摩艾來說,懸空的耳朵那沒有支撐成型是很好的表現。
—————————
《溫度》
線材溫度我用215度,不是包裝上面建議的200度,我這邊是以先將噴頭加熱至200度,然後手動慢慢的去旋轉擠出機,來看擠出量,以5度慢慢往上加,去感受擠出旋鈕力道,跟噴頭出料情況,我自己個人感受順暢度在200度稍有點阻力感,慢慢提升至215-220之間,擠出順暢度有明顯的改變。
—————————-
我剛入3D列印一年左右,這也是第一次使用軟料來列印,因此不像板上的高手們有豐富的經驗跟改機調整過的機器,但以我到現在的經驗來說,這個軟料我覺得算很簡單的,比起我在調ABS的時候,參數也是以現有PLA參數下去改上述的部分。
《手感方面》我比較喜歡30D的柔軟度,有種療癒的感,40D就會稍嫌有點硬。
《韌度方面》兩者的表現都還不錯,沒有擠壓破裂的情況發生。
《黏著度方面》因為我以頂層為3層左右,加上沒有任何填充所以可以看到頭頂的黏著度沒有很穩固,擠壓的方面會有空隙產生,但放開後又會回復本來形狀。

下回會試著分享Ender3 的參數跟調整方式,如果能成功的話!

Kevin Chen
2019-05-29 19:59:20


原文網址 陳韋鈞
2019-05-28 19:06:10

[第一波軟料體驗]

Hello,第一波軟料已經寄發出去囉,請專業測試員們留意 王智立 (Samie Wang) 謝孟丞 (Xie Meng Meng) Zhe Hao Lin ~ 內容為30D/40D軟料各一捲~
以下為熱騰騰自家測試影片

材料:SpiderMaker 30D軟料
機器: Infinity X1Speed
層高:0.2mm
溫度/熱床:230/60
速度:30mms

選擇了球類檔案做測試,好印、爬坡表現ok,料夠軟彈性十足,所以以下開放競標燒燒果實,吃下30D燒燒果實的朋友,能得到"可以吃下塑膠"的能力?!
# 替環保盡一份力

陳韋鈞
2019-05-28 19:07:01

Kevin Chen
2019-05-28 19:25:36

王智立
2019-05-28 19:40:06

Zhe Hao Lin
2019-05-28 19:40:31

謝孟丞
2019-05-28 21:54:23


 

討論主題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