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8-04-23 03:27:53

深夜爬文時,偶然發現網文說marlin有一異常加熱保護偵測-----
方法如下:
Marlin→Configuration_adv.h
搜尋// # define WATCH_TEMP_PERIOD
//#define WATCH_TEMP_PERIOD 40000 //40 seconds
//#define WATCH_TEMP_INCREASE 10 //Heat up at least 10 degree in 20 seconds
將這兩行前端兩“//“消除即為開啟,預設為關閉
,我剛看了一下,預設的是偵測時間是40秒溫度未變化,即關閉加熱棒,可以作為熱敏或加熱棒的異常的前置保護,不知版上大大有何建解。

Robin Hsu
2018-04-23 12:38:06

40 秒 其實 有點長 XD
如果真的燒融了 ... 比較危險的 也來不及反應了吧 @@?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8-04-23 01:28:12

升級新韌體後, Z方向一直印不直, 退回舊版就好多了。右邊是新版印歪的, 鑽尾壓不下去;左邊退回舊版重印, 一下就下去。而且Cura 3沒有start2/end2 G-code可以用, 所以我全都退回去。
# 衣不如新機不如舊
# Calibration不如預期

Tsai Porridge
2018-04-23 01:36:10

你這樣讓我10分擔心阿~有沒有嘗試過在加一點肉厚?

Lau Profeel
2018-04-23 02:12:04

我是用Kisslicer
我也來找個檔案印看看Z直不直

林似諭
2018-04-23 02:29:29

是這樣哦!我到沒發現這個,明天試印一個看看!

廖新弘
2018-04-23 06:56:08

我的沒有這個問題,先做完桿長校正後再做平面校正後,印30mm方形,尺寸誤差在十條內

黃俊傑
2018-04-23 07:33:22

問一下 CURA3 你需要 strat2.gcode 做啥阿?不解... (抓頭
新的CURA應該是合併了... 所以應該就是下圖的位置

邢鳳言
2018-04-23 10:04:37

謝謝大家的回覆, 我把殼厚改正確後再試一次, 看來是我殼厚加起來比牆厚是問題的源頭。


原文網址 Per Andersen
2018-04-22 20:10:51

I just whant to show my latest work sadly a layershift but just need to fix that ?

翻譯年糕

Dennis Chen
2018-04-22 21:32:16

Layer shift issues could be caused by stepper motor missing steps. You can try to decrease the print speed or acceleration.

Per Andersen
2018-04-22 21:47:20

aree yes but i think it is power it is not printet on a atom ;( i am a pore man cant afort one hehe


原文網址 李冠廷
2018-04-22 15:42:17

想請教一下 為什麼在列印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尾端都會有一個小球?導致在印下一層的時候會影響到噴頭

廖新弘
2018-04-22 17:04:12

你沒切片參數貼出來,要大家瞎子摸象

鄭基立
2018-04-22 18:04:13

噴頭沒鎖緊 材料在漏

李冠廷
2018-04-22 18:28:00

毛文謙
2018-04-22 18:36:44

有回抽參數嗎

Jerry Lan
2018-04-23 01:47:19

回抽3mm,回速130mm/s


原文網址 Sipher Hsieh
2018-04-22 14:02:04

試了新的calibration功能,但是這個參數不知道是什麼意思…?QQ
以前會看auto level的讀數去看bed的水平高低差,現在是要直接參考這個數字嗎?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願意解答<O>

Keisuke Lin
2018-04-22 14:24:53

還沒刷新版韌體,側面了解應該是可以微調34點校正的值

陳維德
2018-04-22 15:10:45

杆長校正,限位高度校正

林似諭
2018-04-22 18:08:06

其實小弟不才,我也想問問,測得的這個sd數值:0.010,之後呢?有請大大們解惑,雖然機械本質行,但電機真不是我的強項!

黃俊傑
2018-04-23 07:50:52

咦 G33 做完 接著 G29 不是也一樣能看一下水平高低差?


原文網址 Lau Profeel
2018-04-22 13:24:24

花了一些時間搞懂上傳韌體
馬上印兩張餅來看看

Moko Jenson Huang
2018-04-22 14:00:09

黃俊傑
2018-04-22 14:02:59

話說你的....機器應該是 2.5呀!!! EX是雙擠出呢...


原文網址 李冠廷
2018-04-22 01:21:11

請問為什麼我的韌體無法順利上傳
2.0.8版的韌體無法上傳
我已經使用了 1.8.5版本的arduino了

邢鳳言
2018-04-22 01:38:34

和我前幾天來問的一樣症狀: 有其它程式佔用了COM port了


原文網址 張育瑞
2018-04-21 15:36:25

更新ATOM CURA3 版本後,一開始列印都會抵到玻璃擠料,然後才開始跑,請問怎麼會這樣呢?

李大淳
2018-04-21 15:42:21

再校正一次啊

張育瑞
2018-04-21 15:42:54

校正也沒用,還要再調高一點嗎?

黃俊傑
2018-04-21 17:54:46

機器是? 公告有寫 手動Load料至 Y 導流器上方約莫1cm。

張育瑞
2018-04-21 17:57:45

2.5EX 可是印完一個之後,它不會退料到Y導劉器上方1cm啊...接著印都會有這種情形出現

陳維德
2018-04-21 18:35:14

我覺得呢,ATOM 要做幾個GCODE E0 E1進料後預擠些在退到應該的位置,方便一些新用ATOM 2.5 EX OR FX 的用戶做列印前的進料,這都不是難事,COPY 到SD 卡裡要進料就點一下而以

李沅融
2018-04-21 20:33:35

ATOM 1.9路過......


原文網址 周炎生
2018-04-21 05:03:36

分享 線盤 小烏龜


原文網址 周炎生
2018-04-21 04:54:21

線盤小烏龜,將 彈簧 的 鐵片 變成分離,放線盤的 時候 會比較 方便,彈簧比較不會 拉壞,不過 彈簧 短 穿過 線盤 時,比較辛苦,穿過之後 鐵片 再 插上........分享

Walter Tsai
2018-04-21 07:42:56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