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于建奕
2018-01-29 23:41:29

平台高度校正的疑問:
一段時間未使用3.0EX,經自動校正後,印出來的高度不一,靠近顯示版的部分明顯較低導致無法出料(如圖所示),請問此問題須如何處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00:20:54

1.
3.0 EX,應該只有原廠有,
所以要問問原廠歐。。。 ?
2.
關鍵字:校正....搜尋這個社團.....

葉玟霖
2018-01-30 00:58:25

可以拆掉重組看看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1-30 01:27:44

三條皮帶張力要一致啦,調到50Hz左右。調完再做一次AutoLevel。觸發儘量調得靈敏一點。

于建奕
2018-01-30 03:50:47

是 2.5 EX ? ?

于建奕
2018-01-30 04:01:54

您好,我當初在安裝時是依照說明書上預留七齒的方式安裝,所以不清楚50Hz是要從哪裡調整?

梁琄
2018-01-30 11:10:53

就算留七齒,但皮帶繃緊器如果鎖太緊的話一樣會過緊喔!
你可以用手機載調音器的app,用手撥皮帶 (三邊同側) 45~55hz 都還可以,三邊的頻率要一致

Josh Lin
2018-01-30 12:18:59

用 調音APP 調整 皮帶張力 可參考 下面 這則 討論串內 的 留言:

1. 調整 皮帶張力 討論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32639950307625/

2. 調音APP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551070268255573&set=p.1551070268255573&type=3&theater&ifg=1


原文網址 Cherub Shiao
2018-01-29 18:03:28

已向社團小編報告過,同意所請,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隻金貓!(靠打光的 XD)
感覺還不錯!

使用開放授權模型列印蠟殼、脫蠟鑄造,材質為925銀。
列印層高0.05mm、厚度1mm

為有最低基準,蠟殼無燒光,保留列印痕跡。鑄件修整澆口、砂眼、汽泡。鑄造過程同一般脫蠟鑄造。

因為個人有金工經驗,也有脫蠟鑄造的需求,想要使用3D列印來進行,但卻一直找不到3D列印用的蠟線,想說…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所以就進了一些美國製造的蠟線,那一些原廠相關的參數跟測試的結果會放在這個粉絲頁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3d列印-脫蠟鑄造用蠟線-2038668413084737

Lin Mary
2018-01-29 19:18:53

漂亮!


原文網址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9 15:17:35

<<雙色作品>>
雙色章魚
大戰
雙色樹蛙

# 章魚被我烤好久 ,差點變成章魚燒

https://www.thingiverse.com/make:435821
https://www.thingiverse.com/make:436516

邓家其
2018-01-29 15:27:56

放在微波炉里烤么?会使表面光滑对吧?


原文網址 洪瑞宏
2018-01-29 10:34:21

抱歉打擾一下!一代ATOM 改裝機出售。
1改裝噴頭為E3d ,喉管為ATOM 原裝,已經列印10捲以上不堵頭。
2 Z 校正機構有改裝,校正一次如果沒拆熱床不用再校正。3 限位改光學。
4 熱床可以到100度,明緯電源供應器。
5 皮帶調整器有改裝。
6 壓克力全罩
正常使用中。所有改裝件都有CAD 可以提供。
因為要換大機台,故出售。售價25000。希望可以來面交。看機器,機器在台南市北區。

備用E3d 噴頭平台贈送,因為都不會故障,沒用上。
不要可以減1000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8-01-28 19:43:05

[DIY] 鋁擠型各式螺母固定小物

#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PO ,不過 ATOM 也是用鋁擠組的,這幾代下來換了不同的螺母,其實問題不少,這一篇也算是一個解法,就看大家需不需要了。

鋁擠型的用途非常廣,不論是公司、工廠、學校實驗室、居家應用或很多機器上都能看到,它們的固定方式通常是用角件搭配螺母來完成。使用程序通常是設計、丈量、裁切、組立。在裁切之前,因為都是紙上作業,隨時可改。但裁切後的組立就有很多要注意了....

鋁擠型組立的常見問題

●施作空間不足
有時為了區隔比較小的空間,可能造成角件、螺母及扳手不易施作,更不易於調校。像這種就要在設計階段預先設想,然後設定組件步驟才不會因為小錯誤整個結構拆掉重組。

●螺母不夠用
這是最常見的問題!因為螺母的型式很多,有一些螺母是必須在組裝前先放入溝槽裡,當結構鎖固後可能無法再從頭尾加入螺母,或者被其他螺母卡住位置。
所幸,螺母都有可隨時置入的款式可作為臨時補充使用,但為了能將這些螺母從溝槽塞入,它的形狀通常會有圓弧角的設計,造成它容易滑動,不易固定鎖緊。

螺母固定小物

為了解決螺母不易固定的問題,以下分享一個很簡單的小物和使用方式。

1. 拿一條大概10cm、6~8mm直徑、厚約1mm的塑膠軟管,將軟管剖開,再依軸向剪掉大約1/3~1/4,也就是整條圓管大概只取2/3~3/4的管壁。

2. 再將兩端剪成斜尖的形狀,如此一來即算完成。

3. 使用時,先把螺母塞入你要固定的地方,可以發現它無法緊貼著溝槽。

4. 這時用扳手把軟管一端的尖頭壓入溝槽裡,再用扳手把螺母推到軟管上,它就會緊貼著溝槽了。

5. 現在,就可以推動軟管將螺母移到合適的地方對準。
鎖好螺絲後,再將軟管抽出即可,輕鬆省事。

其他解決方案

從本文照片中可以看到有其他很多方案可解決相關問題,例如使用彈性螺母,或者螺母上另有一個沈頭螺絲用來固定螺母的位置。這些方式也都很好,但成本不同,也各有缺點。

例如另有沈頭螺絲固定螺母的作法,當你把沈頭螺絲鎖緊後,反而無法調整螺母。而在角件已經鎖上時,你也無法鬆開這個螺絲,造成結構無法調整,都要整個拆掉再重新定位鎖緊,其實很麻煩。

例如彈性螺母,這有個小珠的螺母設計,其實是蠻方便的。但是它除了成本略高之外,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在於因為結構加工複雜,所以它的材料鋼性普遍偏低,也就是廠商比較不願意用強度比較高的材料來作彈性螺母,所以一些比較吃重的地方就不建議用彈性螺母。

https://www.inventor.com.tw/news/33

黃育哲
2018-01-28 21:01:29

可以參考東野精機的防滑固定塑膠片,我使用他們家的產品,不管是固定式或者是彈性羅母都有對應的可以選購,對於垂直組立,或者是常拆裝的鈑金件,都不會輕易的跑掉位置很是方便

Tako Sun
2018-01-28 22:19:08

關鍵字:彈片螺母

Tako Sun
2018-01-28 22:20:03

關鍵字:彈性螺母塊
還好有好幾種,就請自行找了 =_=

Tako Sun
2018-01-28 23:32:47

我不是專業的MAKER,只是個小小的業餘DIY玩家
身為一個小小的業餘DIY玩家,我身上沒有帶武器,只隨身帶了幾本大廠的型錄用來防身而已 XD


原文網址 林建勳
2018-01-28 17:50:57

熱敏電阻疑問
請問 當噴頭在列印時, 噴頭大部分的溫度都落在的183~193C
與設定的溫度(200C) 差異很大, 是否熱敏電阻快掛了? 維持在200C的時間很短.

廖新弘
2018-01-28 18:15:08

你的加熱陶瓷有鬆動嗎

林志鎰
2018-01-28 18:19:39

風扇的風壓反彈?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1-28 19:12:57

發現降溫時風扇先關掉,如正常迴溫那檢查加熱片阻值,1~1.7歐姆都OK,2歐姆以上就會因風壓反彈阻抗大升溫不及的問題存在.

林建勳
2018-01-28 19:24:39

感謝,請問 您說的加熱片是 陶瓷片嗎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1-28 19:50:55

對陶瓷加熱片

黃大丙
2018-01-29 11:31:25

溫度上不去就是加熱效率不好
之前遇到就算全新加熱片也都可能會有一樣情況
我試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加熱片反裝
噴頭也不用保溫,也完全不用管風扇迴風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1876052952632991/

梁琄
2018-01-29 22:46:33

在大大樓下多嘴一下,反裝很可能造成短路喔

黃大丙
2018-01-30 01:50:23

我在內文有提醒哦


原文網址 蕭傑仁
2018-01-27 23:44:18

昨天和一個同好聊到atom的機器
實在有感而發 來PO個今年第一次atom文吧~~

想起以前很熱衷在官方網頁版討論區討論3DP
(早已經廢掉了)
後來改到FB官方粉絲團

那時有那麼多神等級的大神會討論
隨便問一個問題 都好幾位大神都會出來回應
每天也幾乎都有四五篇文章出現

相較現在討論區冷冷清清
真的是差很多

我認為
當討論區不再熱絡
又沒有新產品推出
而競爭者越來越多的情形下
只能默默祝福ATOM了
加油~

廖新弘
2018-01-27 23:51:24

因為可以弄的東西都差不多弄完了

Estima Lin
2018-01-27 23:52:05

心有同感~
我的ATOM也常常處於停機中...
又等不到光固化套件?
所以去淘了一台LCD的光固化回來玩,
才一萬多,品質也不錯~

洪瑞宏
2018-01-27 23:53:42

每家經營策略不一樣,A家注重新創公司的服務,不像X家一直在軟硬體上做更新,官方要這樣我們也沒辦法,如果真心不滿意大不了跳槽去別家

蕭傑仁
2018-01-27 23:54:52

在光固化的領域 atom反而算是後進者了....

Efun Lai
2018-01-27 23:55:43

光固化沒有下文
三代也沒下文
Proton那兩台專案的分享也沒更新,之前還會點進網頁看一下那些協助測試的人的東西整理好沒,後來也懶得點進去了 ?

洪瑞宏
2018-01-27 23:55:51

光固化.....我只能說官方說說我們聽聽就好~

蕭傑仁
2018-01-27 23:57:24

不是來討筆戰的拉
只是還蠻懷念過去atom2.0的那段時光
那時候 atom給了很多開心的回憶

Ming Ya
2018-01-27 23:57:32

3D列印不比一般印表機,如果不夠便利,只能算是專業設計者的市場,故一般消費者很難接受,所以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普及市場。

許阿瑋
2018-01-27 23:58:40

同感QQ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7 23:59:02

因為ATOM跑太快了。目前撞牆中。

洪瑞宏
2018-01-27 23:59:09

Proton專案完全就是一個大坑,當初宣傳影片講得多蚌蚌結果實際組好能印的又有幾台,官方看到玩家回報也沒有多做修改和技術指導

洪瑞宏
2018-01-27 23:59:47

蕭傑仁 我沒有要筆戰,只是滿滿的遺憾

Estima Lin
2018-01-28 00:01:08

出真雙噴模組!
應該會有些人有興趣~

洪瑞宏
2018-01-28 00:01:54

我剛入手2.5EX的時候其實對社團有滿滿的期待與學習欲望,可是現在......真的默哀大於心死

蕭傑仁
2018-01-28 00:02:41

洪瑞宏 我猜 atom光固化太拘泥於過去的成功
硬要把delta系統拉到光固化
所以 困難度增加不少
但對於消費者(我)來說
那根本是沒用的內耗
等atom克服delta機構的缺失後
atom也已經失去光固化的市場了.....

蕭傑仁
2018-01-28 00:04:41

這個我也很有興趣
不過atom速度要快
老本快吃完了....

林似諭
2018-01-28 00:05:04

等待雙噴cura3的軟體…一直用15版不是辦法,當然我知道有更好用的軟體,但在教學的立場上,我覺得軟體好上手,搭配機器,才能永續經營…

洪瑞宏
2018-01-28 00:05:38

我剛突然有感的想到A家官方跟政府超像的,影片(政見)講得滿滿滿,實際執政的時候卻聽不見民眾的聲音

蕭傑仁
2018-01-28 00:06:35

你是說 消費者永遠是心中最軟的一塊嗎? X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07:57

自己玩玩可以,推套件應該會玩死買家跟自己。

林似諭
2018-01-28 00:08:49

自認自己組裝的還不錯,有來見證的朋友也都強推,但真覺得原廠真的要重視…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atom的大家長很久沒出現了…

Estima Lin
2018-01-28 00:11:19

這個就是設計功力問題點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24:22

ATOM就是已經放棄雙噴,才會出兩進一出。不會回頭搞雙噴了。

Charlie Ting
2018-01-28 00:25:42

過一陣子會陸續推一些改機應用....
去年太忙了,今年可以多點時間玩。

至於 3DP 嘛(非單指ATOM),其實單純印爽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多是要能賺錢的,所以要細膩的去玩光固化,要差異化的去玩大機子,單純想了解 3DP 的人現在也有很多機子的門檻沒那麼高。東挖一塊西挖一塊,人自然就少了....

對我來說嘛,更有挑戰性的東西多了,自然不會只搞 3DP。而且直接能車能銑的話,沒必要也不會 3DP。不過倒是打算來搞個塑膠射出或是翻鋁模....

結論.....時代在進步,人也在進步,我們只能回憶那一年的熱血了。
所以我看到有人很熱血時,都很感動.....

至於原廠,我是覺得沒什麼好說的,狀況大家都知道,但應對的想法不同,決定還是他們去作,至於好的壞的,也是他們去扛。以玩家來說,讓自己玩得開心就好了。

蕭傑仁
2018-01-28 00:28:57

洪瑞宏 好奇問一下 你有跟到1.0 or 2.0的時代嗎?
那時候好像是最輝煌的時代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29:31

其實市場還是在的,你看那些遲來的3DP,還是有一批批的新人跳進來,只要產品夠好。

蕭傑仁
2018-01-28 00:31:02

原來跟我同感的人好像也不少...

高北熊
2018-01-28 00:34:09

我是覺得機器很穩定,也沒什麼問題要討論吧?

戴士偉
2018-01-28 00:36:31

我只想到我推了兩位同事買 2.5EX 買了一年後進度是...
一個只拆開點貨, 一個只組了骨架 X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38:13

我感覺蕭大有想要再辦一次團購的寂寞感?。。。XD

Jerry Shan
2018-01-28 00:39:27

請問同事有想要脫手嗎?XD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39:43

你竟然還活著。。。X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0:41:45

我不相信丁大今年會不忙。

林似諭
2018-01-28 00:43:39

我的認知是身為一個設計者,能快速驗證我的設計,成品、成本又都能接受的情怳下,貴的機器不一定有好成品,便宜的機器也能有好成品…重點還是在user怎麼發揮它應有的功用…

蕭傑仁
2018-01-28 00:44:16

哈 沒有喔
只是希望很喜歡的ATOM
不要走入HTC的結局
有感而發

曾經 我也是最挺HTC手機粉絲
但.... 唉 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陳冠銘
2018-01-28 00:44:45

說點心裡話
上次高雄創客展
ATOM有去展出 聽說執行長也有到場
其他廠商像Ping X1 Flux 甚至XYZ都在現場實機運行展示自家機器
ATOM那個攤位位置老實說非常好...整個展場的中間
就擺一台ATOM和零零散散一些光固化印的東西
有人靠過去也沒再介紹 也沒在動作
我不知道ATOM那個攤位擺來幹嘛的 ?

Efun Lai
2018-01-28 00:46:37

指標性XD

Charlie Ting
2018-01-28 00:47:45

忙是一定忙啊,看替誰忙而已

陳冠銘
2018-01-28 00:47:49

整個展場Ping好幾攤 X1好幾攤
Atom就他們自己攤一台沒在動作的

說真的 加油吧.... ?

Estima Lin
2018-01-28 00:49:23

因為玩家不是人人都是大神~

黃育哲
2018-01-28 00:51:00

我當初就是因為atom的社群強大才選擇它的,結果現在,我只能說成也社群敗也社群,希望官方能夠多一點的技術呈現跟更新,不然就如同樓上獎的,只靠版友在做免費客服人員

但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我們只要跳槽到其他家就好了

Tsai Porridge
2018-01-28 00:57:16

問題是人人不是神,裝的好的也還是有進步空間

James Lin
2018-01-28 00:59:19

FB社團沒有太多新文章,不代表沒人在用~
也不代表沒人買新機,檯面上一月就多賣8~10台去了
兩年社團漲一倍多的人數 2萬人

以上純粹我亂數 ... 不過也滿像的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00:16

對,只是常常都是身不由己啊。

Tsai Porridge
2018-01-28 01:03:41

說到這個就很神奇,2.5EX,居然沒有雙噴操作說明。

高北熊
2018-01-28 01:05:18

東西印得出來就好,我也想不到要進步什麼?

Charlie Ting
2018-01-28 01:08:57

Jenson Huang 如果有咩有錢,那只好把研發進度延後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10:09

生氣中....X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12:51

也有道理,有咩有錢蓋嘛搞研發。。。。

蕭傑仁
2018-01-28 01:13:30

atom 當第一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好印好用
但當後進者都追上來
也都變的比較好印
而atom還是維持本來的好品質而沒有進步
再來就很難保持第一了....

Charlie Ting
2018-01-28 01:15:34

Jenson Huang 不一樣的樂趣啦,所以其實我都是兩邊遊走。研發膩了就去看看妹子,妹子看膩了就回來摸機子。XD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16:38

妹子看的膩?你太幸福了吧。。。哈哈哈

Charlie Ting
2018-01-28 01:17:55

Jenson Huang 妹子看到膩....其實很悲哀啊

李穆
2018-01-28 01:17:56

Mark不在了,這工作不知誰能接棒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18:01

(樓中樓歪了)

黃君仁
2018-01-28 01:22:06

說到那個我更傻眼,我過去問個東西,結果現場的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然後機器也是矲著沒動作,我就自討沒趣的離開了,反觀旁邊ping工作人員介紹也很熱情,現場也有活動,雖然我知道atom是應主辦方邀請才來擺攤的,可是現場這樣一攤死水..............是因為atom主力在北部嗎?不對啊,同場的flux就很熱鬧........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1:23:01

請問,那位毛很長的就是傳說中的MARK嗎?(新手寶寶好奇中)

陳冠銘
2018-01-28 01:23:37

X1有主場優勢就算了
Ping和Flux應該跟ATOM狀況一樣吧
但人家很熱鬧....

蕭傑仁
2018-01-28 01:24:26

希望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也許atom是賺錢賺到懶得理我們呢

黃君仁
2018-01-28 01:25:30

不誇張,我熱門時段過去,就只有atom的攤位沒人.........

Tsai Porridge
2018-01-28 01:29:39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出了FX版本,讓那些懶得照顧機器的大公司可以藉此讓ATOM賺錢,再來就是買保方式也讓公司得以安心使用。

許阿瑋
2018-01-28 01:50:00

FX是怕PING吧XDD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02:02:10

大家想要的就是希望ATOM帶領大家一起玩吧。
其實ATOM是一台無比強大的改機王,
他的本意好像也是這樣,
但ATOM好像沒有意願持續開發大眾想要的附加功能,
譬如說斷電續打,
列印中面板可以去設定任意數個高度暫停換料,
面板升級成觸控,
兩進一出不要洗料柱,
改外面換料吐料擦口水回來繼續印,
等等等....,
去網路上隨便找一找,
太多小地方可以升級了。
這些都可以讓ATOM更有價值,
讓新舊用戶有更多新體驗跟交流。
我講這麼多,到底有沒有得玩啊。。。。

Jerry Shan
2018-01-28 02:03:34

擺攤的是智觀文創吧?的確不是很用心

童化金
2018-01-28 02:25:45

請問你買的是哪一台,能看一下效果嗎?另外聽說料槽裡沒用完的料不能回收是真的嗎?

ATOM 3D Printers
2018-01-28 03:59:36

ATOM 3D Printers
2018-01-28 04:05:16

非常感謝大家一路來的批評指教,
如果有留意的話應該可以發現我們支援區跟部落格默默都有在更新,
http://www.atom3dp.com/zh/support-ch/
當然來信到客服信箱(support@atom3dp.com)的疑難雜症也都會在一個工作天內回覆,
新的模組目前正認真的在開發中!
相信屆時會讓大家耳目一新!

Samael Lin
2018-01-28 05:31:06

1.0的輝煌時代?我只知道它現在爛在角落丟也不是用也不是

Estima Lin
2018-01-28 06:56:33

那一台LCD光固化就不便在這裡PO出了~
第一次亂印的成品是這艾菲爾鐵塔…
料沒用完可以回收使用,而且不綁料~

Jeff Lin
2018-01-28 07:53:11

Jenson Huang 只能自己玩囉

戴亙泰
2018-01-28 08:30:44

1.0的話改裝改裝有機會變成2.5嗎?

鄭朝元
2018-01-28 08:31:03

不是智觀哦!

鄭朝元
2018-01-28 08:33:13

說實話,我是較不滿意把3dp各廠牌放在不起眼2樓,我們參展單位,看到時,就很傻眼,說實話,自然而然,不會有對市場太大期待。
本言論沒有站在那家品牌而論。

蕭傑仁
2018-01-28 09:47:51

Estima Lin 炫耀文~

Estima Lin
2018-01-28 10:03:20

實驗機,不想花太多錢...
沒想到其實還不錯,
外殼全金屬+機構件全鋁合金CNC加工件
重點是便宜~

廖新弘
2018-01-28 11:36:37

Jenson Huang 不是那個問題,是因為考量大家校正功力不太一様,而且不像你有那種功力,才考慮單純化,不然會很多人抗議

廖新弘
2018-01-28 11:37:31

有支援新版的,之前不是公開在社團上

廖新弘
2018-01-28 11:42:08

戴亙泰 可以我弄過,不過很多東西要換

洪瑞宏
2018-01-28 11:49:46

蕭傑仁 我入坑的時候好像是開始走下坡的時代,我第一次印象很深的是黃大的鋼彈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8 11:50:02

廖新弘 其實不敢說功力啦,但是需要耐心。像我這個連servo是什麼都不懂的素人,是靠很多人幫忙才玩的出一點點成果。商品單純化才是重點(困難點)。

林似諭
2018-01-28 12:09:17

廖新弘 我的意思是支援雙噴的部份…雖然版上有人著手進行修改參數來符合切片軟體,但我覺得就硬體研發來說,atom整體架構還算是滿意的...............坦白說!cura從15版之後,2.1、2.62、2.7、3.0、3.1,都有某程度的bug,排除2.x版之後不支援atom的兩進一出外,若以單噴的方式來說,個人覺得2.7版的成像最漂亮,有嘗試像版上討論的方式去修改gcode,但往往用s3d模擬路徑後就放棄了,所以希望原廠能盡快想出解決方案...................題外話,我的配合 廠商曾徑拿自家的機器來放,但我開出來一個印滿直徑150mm、厚度0.2mm的大餅,條件是不能上膠,餅面平整度夠,結果廠商說:您這樣太為難了,這樣就只有atom跟p牌能做到.............各位看倌您覺得我答覆什麼?.........................................我說人家能做到,你們為什麼不能做到..............即然版上網友都能透過修改gcode來讓cura3.x支援雙噴,那原廠都有能力做出這樣出色的atom了,我想atom應該也可以吧!

Robin Hsu
2018-01-28 12:11:06

洪瑞宏 maker 和一般使用者 其實市場應該要區隔開來 ~

----
一般使用者就是要能拿到就印 ...

maker 還得要有自己動腦解決問題的動力才行

兩者混在一起的產品, 定位很容易出問題 XD

所以 ... 大概就變成目前這種狀態了

曾國棟
2018-01-28 17:48:10

只要機器沒問題,夠現行的偶爾打樣,組立確認後,就落實開模,這樣就夠了,有誰想要一天到晚在拆拆裝裝的,是要落實讓它生財,又不是要組3DP的機子,或者是開發3DP的結構,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Efun Lai
2018-01-28 18:23:42

啊,是ATOM

Ya Hsuan Wu
2018-01-28 19:56:52

2樓人超少的 跟一樓比起來

陳冠銘
2018-01-28 19:59:51

其實還是有人
主要是那樓梯真的不是很顯眼吧XD
那次活動問題不少
像一樓擺CNC機實機在跑
我看到有小孩子趴在旁邊看都冒冷汗....

張晨緯
2018-01-28 21:06:40

說沒問題嘛,2.5的校正一直是個問題,連FX都有發生,我這台2.0升2.5也是每次校正必拆彈簧不然能完成校正但平整度就是會差一點,另外噴嘴也沒辦法像e3d一樣更換,熱敏跟加熱片更換都要拆一堆東西也是個麻煩

Keisuke Lin
2018-01-29 01:38:54

那2台真的是悲劇,protonX軸搖晃的很嚴重+垂頭,neutron單軸列印時也是會晃

Estima Lin
2018-01-29 12:26:58

Proton & Neutron這2台我改好後還不錯啊!
給姪子&姪女當教學機用,印一些小物品...

Robin Hsu
2018-01-29 12:57:36

一般消費者市場沒耐心調教的多的是 ~
所以很難要求這些使用者能持續發揮耐心 @@~

去找那些可以隨時上手的機種對於他們來說 才是正解 ~
出問題, 就請廠商解決 ~

Jeffrey Chen
2018-01-29 13:49:25

應改在實作教學 ,服務維修,u/4

Jeffrey Chen
2018-01-29 13:50:23

應用層面多下點工夫,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29 20:10:02

結論是:要有耐心。 ?

Charlie Ting
2018-01-29 21:16:02

其實一股傻勁就夠了,這東西說難不難,卡關就問人,衝撞幾次就有成果了。想太多反而作不了事,沒成果光講又變嘴砲,慢慢的手就懶了。
不要想太多,衝就對了。花也花不了多少錢,也用不了多少時間,但成就感無限,作得好還可以量產。蠻好的~~

黃大丙
2018-01-30 13:37:22

這個嘛...
X1出來,漸漸看到一些神人跳過去
雖然我個人是一點都不喜歡X1的結構啦
不過沒辦法~Atom貴森森,人家一次八台十台機器在印,看看那精美的價差,不跳過去才怪
X1又便宜又還幫你裝好調好,出什麼問題回廠幫你搞定
你說Atom列印出來的品質真的有好到那個價差嗎?恐怕反而是不熟悉的使用者組裝出來的品質更不穩定吧
於是我們看到Atom的策略是推出更貴的FX應戰,唉呀我的媽
--
0.2噴頭出來竟然沒辦法快速換頭
怎麼推出前都沒考慮過這問題?
要能0.2快速換頭要花個一萬買平台
快速接頭還得自己作?
--
出那個光固化看不懂是在幹麻
還不如買一台光固化機擺旁邊還能兩台一起印
--
最基本的各切片軟體設定檔
要作給使用者啊!
我的S3D設定檔拜託拿去,免費給你們用,把他弄好給使用者吧
Cura說二進一出弄不出來
去改他source code還是怎樣都好,怎會到現在還在用1.x版,像話嗎
--
現在看到Atom的廣告只覺得空虛
廣告都美美的但都沒看到什麼進步
還好danny的娃娃好像還沒打算跳槽
還能拍拍美美的娃娃說都是Atom印的
--
另外也是覺得社群這邊越來越不行
官方似乎不是很積極參與社群的討論
有點經驗的人每天回答差不多的問題久了,多少也會覺得好像在當免費客服
FB的平台雖然比較容易上手,但資料流掉的很快
也不見官方幫忙搜集整理
很多好文就這樣白白流掉了
--
一唸下去沒完沒了
說句重一點的
Atom的品牌光環已經快燒完
以後精品路線恐怕不是那麼的好走了

Charlie Ting
2018-01-30 16:03:22

其實我的想法有一點點不同,雖然黃大講的這些點大家都很有感覺,但是市場上誰也管不了誰,最後只能自己決定,然後歡喜作甘願受。所以其他家的部份就不討論了。

就 ATOM 來說,或許是因為他們公司的定位向來就是設計導向的。因此,當大家都對 3DP 越來越熟,甚至能自己改機之後,他們的堅持反而可能成為包袱。因為,不懂的人會覺得包袱太重,懂的人可能覺得沒必要。

但是,其實我反而是看到很多機會。

舉例來說好了,以前 Mark 搞很久最後改變作法的雙噴,現在 Jenson Huang 作出的版本,其成果完成度已經非常高了。論實力,我不相信 Mark 會弄不出真雙噴,所以比較合理的情況是當時的工作太忙太雜,各種考量下才作出權衡。

這表示, Jenson Huang 的雙噴若是在社團間集資,再由工廠生產,這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副廠套件,而這樣的副廠套件放在 ATOM 上面,肯定會比放在其他機器上更沾光。

而在 ATOM 或 delta 上面,只有雙噴的這個需求嗎?其實遠遠不止,很多想要想作而沒作的,其實都是機會。但是很多人常常是有能力改機器,就想出自己的機器,弄自己的品牌,結果作得大的有幾個?相反的,若是專注在外掛套件開發,市場上倒是有專為各機種開發外掛套件的業者似乎作得不錯。那麼,ATOM 的外掛缺口就是很好的機會點。

關於這個,或許見仁見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
不過我倒是有一個 list,若是一個月推一個產品,可能可以忙兩年。只希望自己有充份的時間,不然就要把開發時間從計畫的一個月壓縮到一週。這樣才能付諸行動,而不是紙上談兵。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16:35:36

☝️
感謝叮大的支持,讓我眼淚快擠出來了 ?
話說,我的配方是公開的,
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自己土炮一下,
但如果讓有經驗的團隊來計畫,
再加上社團內神人們的加持,
相信可以更上一層樓,
大家也可以玩得更開心 ? 。
(如果成功,是不是應該再頒給我一塊金牌.... ? )

Estima Lin
2018-01-30 17:19:42

請注意!不是人人都是大神...
我自己搞過3個版本,所以我知道這個不是一般人可以消化的!
只能說大大佛心,有公開配方(但還不完整),給要搞的人自己土炮,要推出副廠套件千萬三思,不然真的會搞死自己?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18:10:17

我的願望就是讓每個人都能輕易的上手玩,所以越多人玩就可以越快實現這個目標。(這世界總是有5%的傻子衝鋒陷陣,95%的跟隨者。) ?

Charlie Ting
2018-01-30 18:52:43

Jenson Huang 要純金打造的金牌啦,雖然比特幣很貴,但金幣還是很值錢。

Cherub Shiao
2018-01-30 19:51:47

要金牌銀牌我可以幫鑄 XDDDDDD

Charlie Ting
2018-01-30 20:06:26

Estima Lin 所以我建議的作法是有人先土砲一個有一定完成度的樣品,確認是有相對的水準了。然後在社團內集資,用群眾的力量讓工業化生產來提升模組的水準,也節省大家的時間和金錢,同時風險也相對低。之後就是多贏的狀態。

神人有榮譽和收入,玩家有便宜的進化方案,平台有持續升級,社團有新的氣象,廠商有訂單。

這樣的狀態下,整個生態才會重新活絡起來,而 ATOM 所創造的機會和水平才能跟所有人相互輝映。

相反的,到時候就會發現其他平台在這些開放性的不足,屆時就是豬羊變色了。

只是,這件事不會是 ATOM 來主導,發球權在玩家手上,有心有力的人想玩就可以出手,他們看來也算樂觀其成。現階段,我想是缺少有人先當領頭羊,所以風氣沒起來。

先前的 PROTON 零件團購雖然是一次機會,但這次其實有一些小問題,造成大家的動作和成果沒有成功轉換。但模組這塊的問題相對不會那麼複雜.....

總之,這是一塊市場,甚至,是全球化的市場。不容小覷!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22:32:17

蓋....
丁大字字說中我心坎....(尤其是那個發球權) ☝️
領頭羊?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熱血蕭啦~ ?
不過,
我這個模型真的是土砲到不行,
很多細節都是便宜行事,
要弄到簡易容易上手還要琢磨琢磨 ?
另外,
到目前為止我有個疑惑,
想要真雙噴的人真的很多嗎? ?
(好用又便宜當然就很多~~)
難道
是因為我拍不出像 Stanley Chen 那樣美美的廣告( ? )
X X X X X
(我的心境就像這插圖一樣 ? )
PR
http://jensonjapan.pixnet.net/blog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0457119076159/

Charlie Ting
2018-01-30 22:51:13

Jenson Huang 或許你可以發起個市調看看,然後看大家的反應再看後續發展。

至於成本,是有很多影響因素的,但發球權在你手上,如果東西是自己設計、實作、再集資量產的,當然要有合理的利潤。不認同的就自己土砲就好了....

只要把風險因子控管好,出包的問題應該不大。

Estima Lin
2018-01-30 22:54:08

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2個噴頭的X座標差距的設定是在切片程式設定還是在寫在韌體內呢?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22:56:26

Estima Lin 切片軟體裡面可以修正,我是用S3D,cura也可以,但我用不習慣。但....其實....韌體也可以直接解決兩噴頭offset的問題,但我功力不夠。

Estima Lin
2018-01-30 23:03:40

瞭解,謝謝!
我當時在做雙噴的時候也是用切片修正,因為韌體我也是不會改~
最後做到第3版把雙噴噴頭切換改在同一位置上,就只需校正雙噴頭在同一點上即可...

Jumi Chen
2018-01-31 07:51:52

邊做3D邊等光固中....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08:50:29

最後一言:
我的雙噴模組還沒有達到可以集資的水準,
雖然我現在玩得實在很開心...
暫時有興趣的可以一起來玩玩,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0457119076159/?ref=bookmarks
完全開放交流討論
然後....
就順其自然吧。

Dennis Chen
2018-01-31 09:56:37

光是看管理成本較低的韌體和切片軟體的更新,就已經覺得不妙了。如果要協調社群硬體模組的分享,感覺還有一大段距離要走。
如果能量不足以持續開發,時間拖很長,不想維護一堆版本,那就乾脆放到github之類的專案,由社群來接手也行吧。
現在是想測試的沒得測試,想知道進度的也不知道進度,找到問題的也不知道回報有沒有用,不然就是官方嘔心瀝血測出來的,結果還有問題,重來一次要等好久。
這樣講有點期待太高,不然就把做不來的事外包吧...

Eason Chen
2018-01-31 10:22:13

我認同實作教學跟服務維修這部份

Stanley Chen
2018-01-31 11:12:05

真心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教,
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小編在這邊盡力解惑

1.Atom 在社團的角色定位
其實 Atom 團隊的成員幾乎每天都會在社團內參與討論,
只是大家更希望以個人帳號的身分參與社群而非官方帳號
才會有官方不常出沒的錯覺
大家的疑難雜症其實我們都有在回應
(當然更多還是藉助了大大們的幫忙)

2.客服效率
目前我們的客服方式主要是藉由e-mail跟電話來處理,
作業速度在上班日六點以前收到的郵件都會當天回覆完畢,
送修約可在 3 ~ 5 天內完成(部分問題現場就可直接排除)
不敢說做到盡善盡美,
但保證沒有懈怠!
歡迎多加利用!

3.軟體設定版本問題
每個參數設定檔都需要經過完整的測試才能釋出,
以企業角度而言,對於日新月異的開源軟體更新,
我們更傾向提供穩定耐用的參數設定檔,
畢竟最新版的軟體有時候會有不可預期的bug,
而付費軟體與最新版軟體的支援團隊也有默默在進行中,
當然這點也是我們借助社群力量的部分,
衷心感謝大家的鼎力相助!

--------------------------------------------------------

比較官方的回應到分隔線為止
下面用個人方式來跟大家聊聊天

我自己的機器是 Atom 2.0,
從2年前用到今天常常在操,
除了例行會需要更換鐵氟龍管外,
其餘時間大多都無腦列印,
表現得也都相當不俗,
對這個產品說實在話我很滿意,

其實大家的許多意見團隊都有聽到,
我們也做了相當多的嘗試,
至於做了哪些嘗試我就不贅述了,
在東西做出來之前說多都是白搭
Atom 團隊成員個個都蠻龜毛的
東西不做到滿意不會推出,
每天看著同仁的開發進度,
唯一能透露的只有我對自家產品無比的期待XD
只能說屆時本串疑慮都將不存在
Atom 值得等待(信心喊話)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11:15:46

結論是:要有耐心 ? ......(repeat)

Stanley Chen
2018-01-31 11:16:23

你懂!
雖然我也等不及惹(每天催

Charlie Ting
2018-01-31 11:18:36

其實應該是偶爾要去串串門子,來個不期而遇?

Stanley Chen
2018-01-31 11:22:54

Stanley Chen
2018-01-31 11:25:21

上次不小心被丁大看到那個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11:26:45

怎麼感覺像...摳摳摳...玲檢?

Estima Lin
2018-01-31 11:41:24

叮咚!查水錶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11:44:28

(媽呀~這樓加樓中樓快蓋到火星去了~感覺到年底還蓋不完)

黃大丙
2018-01-31 14:12:15

我的觀察如下:
1. Atom不喜歡負擔固定的人力在社群上面
2. Atom喜歡冷處理,私底下的摸頭服務真是好到沒話說
3. Atom不喜歡新版軟體,大家用古董就好

--
2.5到現在沒幾個人能好好印水溶性支援
你們宣傳廣告裏面那個美美的太空人是怎麼辦到的?

Stanley Chen
2018-01-31 15:55:26

這邊跟黃大報告一下

1.直說的話,我們有三位同仁是常駐在這個社團之中每天回文的,
甚至下班時間或假日也會回。雖然我自己不介意,但畢竟臉書個人帳號,
為了保護同仁的隱私,這邊就不公佈他們。
但還是要說明一下,我們的社團定位是用戶討論區,
如果需要最快速和直接的客服還是請透過email和電話,
我們都會即時地一對一回覆。

2.所謂冷處理和私下服務這個部分我其實不是很懂,
我們對合作夥伴確實會有行銷預算的投入,
像是你文中提到的 Danny Choo,
或是曾經借我們拍攝或是展出的用戶,
可能會提供零件或耗材的贊助,
但其他部分的服務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

3.新版軟體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勇於嘗試的,
這個部分我只能重申,
市面上開源的軟體非常多種,
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
Bug自然少不了,
以品牌的角度來看自然會選擇相對穩定並且免費的版本,
可以減少用戶使用上的難度,畢竟不是所有用戶都像黃大具有debug的能力,
不過對於新版軟體的測試我們也是一直有在做,
待確保完全穩定即會釋出,近期就會有所更新了。

4.當初就是使用CURA切片的,
當然也是用 Atom 2.5 EX 印製!
我個人是認為 Roy Lo 大的死侍皮卡丘更厲害啦!

莊宸
2018-01-31 16:05:19

借串一問,如果"不是所有用戶都像黃大具有debug的能力",為什麼還要推出硬體設計本身就幾乎確定有問題的雙進一出呢?就觀察,這些問題至2.5推出至今都無法有效被解決不是嗎?
有點想聽聽最終定案這雙進一出的設計師或工程師的個人見解呢

Stanley Chen
2018-01-31 16:20:07

以我所知回答

莊宸 不知道你有沒有使用過雙進雙出的雙噴頭呢?
雙進雙出的校正相對困難許多,
這是採用二進一出的主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還要推出硬體設計本身就幾乎確定有問題的雙進一出呢?"
這個部分也想請教以你的使用經驗硬體上的問題是什麼呢?

Charlie Ting
2018-01-31 16:32:39

莊宸 其實 3DP 是條不歸路,雖然說它是加法工程,相對於其他的減法、乘法除法要簡單得多。但是就像現在的建構式數學,講是講一切都回歸到最根本的算數,但是算式一大,就難免疏忽了。
3DP 在 FDM 部份也是如此。
當機器剛組好,先開料,單頭單線,這只是基本架構,最簡單。等你機器用一二年,料也吸水一二年,單頭多線、多頭多線,變數就大了。這時能不能爽爽印,其實是看玩家,不是看機器。因為畢竟這都不是工業機種,能自動幫你控溫控濕,自動修正。(自問自答,誰說不行的?我心裡的另一個聲音就是自己來升級工業機種。相 關試驗已在進行中)

所以,當初的雙噴頭變成二進一出,若就我從他們過程中推出的一些小改款來看,我自己推測有二大主因:

1. 成本,雙噴頭的成本遠比二進一出來得高,試想,你多一組噴頭、加溫、感溫,跟多一個Y型管,那一個成本比較親民?

2. 變數控制
雙噴頭有校正上的難處....(我心裡又有聲音了,說這是幹話),Y型管用換料柱的方式相對簡單,因為切片軟體就幫你處理掉變數了。

若以我用小改版的二進一出(小蝸牛)和之後的二進一出的心得,其實正式推出的二進一出已經很容易操作了,風險不大。但Y型管的組裝若能更簡化,那這東西的問題會小很多。它至少已經不是像小改版時的那一款,問題是出在噴頭。

但若就我自己改寫的換料程序來看,我覺得這基本上沒什麼風險,只是洗料的部份夠不夠聰明而已,這部份是打算寫到韌體裡,但還沒動。

而後,我自己作了四進一出,電控和機構已經OK了。現在 Jenson Huang 兄也作出了真雙噴,成果也非常好。

所以你可以發現,在加法的 3DP 世界裡,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加一點,而不是永遠等官方。若以我的觀點來看,官方只需要把平台弄好,然後一段時間後匯整大家最需要的功能,推出一個新版,剩下的是玩家自己去玩,或自己組副廠套件一起玩。而不是像有一些業者,光一個組件就推出好幾種版本,美其名是針對不同的需求設計,但其實比較像在洗客戶。

總之,3DP 是要一起玩,但各取所需,這樣才會有趣。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17:32:39

好啦,先不要管那些(哪些?)啦,快來幫我玩兩頭噴,看看可不可以再搞出一點名堂來。。。

莊宸
2018-01-31 18:32:13

Stanley Chen 我沒使用過雙進雙出的系統,也沒有實際使用過 2.5 的雙進一出,這點我想你是明白的,記得大概是快一年前我們私底下聊了幾次 2.5 的話題,最後跟你說了我終究沒選擇購入 2.5 套件,轉而嘗試其他廠牌的機器和研究其他雙噴種類的資料,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記得當時也對你提了不少對於 ATOM 的建議,包括了平台校正還有一些關於怎麼讓 DIY 套件使用者的體驗優化之類的話題等等,希望的就是 ATOM 可以變得更好。

當時在我使用 2.0 的時候,對 2.5 推出雙進一出是抱持著期 待萬分的立場,沒有一預購就下手,目的是想持續關注社團的各位先進大神的使用反饋和其他用戶遇到的問題,才來決定是否要購買 2.5 的升級套件,可惜的是,當時除了黃大的 S3D 參數讓我稍有回心轉意之外,其他用戶的實際成果並沒能說服我。
再來便是我持續研究 3DP 與讓他廠雙噴設計,和待在 ATOM 社團觀察 2.5 用戶的反饋學習至今,總結而來的個人感受,「硬體設計本身就幾乎確定有問題」就是我不斷做功課觀察得來的疑問了,所以才仰賴官方能釐清我這個小小疑問,若是覺得這個說法有偏向於指控成分的話,還是換個描述來說明這個疑問比較洽當。
單就效果來說,目前的雙進一出,雖然不是到完全不可解或不能印成功,但因為使用者校正和組裝差異造成的列印疑難,比重實在是過高,合理的說就還是實驗原型的階段吧?原型必然會存在問題,需要改良和多給一些進步的空間,所以當前版本雙噴在列印上我認為用「好球帶非常小」來描述可能適合點,而黃大證明了可以透過切片參數讓使用者在最簡易的可控環節下實現優化與疑難排除,那我相信官方沒理由做不到,不管是切片參數設計、韌體更新甚至是開發改良後的下一代雙進硬體,官方都可以持續優化,但我卻沒能感受到這種進步,甚至感受到有點被冷放置了,又看到「不是所有用戶都像黃大具有 debug 的能力」這一說法,才會以此為由,來對一個不斷出現使用疑難的上市產品提出疑問,甚至是希望此雙噴的設計師能說服所有沒有能力 debug 的使用者說這是個成熟的產品。
不夠成熟也沒關係,要壓下成本也是商用化的必備考量,產品一開始推出的新設計會出現少數問題很正常,只要透過持續改良來進步,大家就仍會繼續支持,就像當初 1.0 到 2.0 一樣,持續的進步,用戶感受得到,就會獲得認同,可惜的是至 2.5 推出之後我就逐漸沒能感受到當初那樣的風氣,這一點我想從社團逐漸冷清起來也能感受到一二,這反而是我最為遺憾的點,不少人可能都覺得自己待的不是能感受到官方熱誠以及與同好們無私交流的社團,而是自救會了。

另外 Charlie Ting 丁大分享的想法小弟受教了,雙噴設計的取捨在我經過學習後也能理解箇中難處,而的確每個品牌對於自己的市場有各自的定位,而使用者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像我就是想把所有時間投入在自己的設計而不是調教機器上的類型,ATOM提供的平台是讓小弟從入門至今學習收穫最多的地方,我對這個社團有深深的認同感,也懷念社團創立初期大家熱絡交流、分享的那段時光,我個人只單就這一點,希望ATOM能找回以往的價值。

Jenson Huang 大大的雙進雙出噴頭真的讓我相當驚艷,期待你之後的發展!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1 18:55:04

小蝸牛是什麼?(小青蛙不行嗎?)
跟多進一出好難聯想啊!
好。。。。(廣告.....)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1-31 19:49:30

Jenson Huang 小蝸牛是雙料單噴開發階段的某個版本,它背了兩顆蝸牛風扇。沒有發售。

Estima Lin
2018-01-31 20:01:41

土炮萬歲!
我自己改的真雙噴也是用爽爽的~
不用換料柱省料,沒有混色! ?

Dennis Chen
2018-01-31 20:29:44

富堅又開始畫了,不是嗎...XD

Marx Wu
2018-01-31 21:27:50

想用水溶性支撐材才是我買升級套件的主因啊,結果升級後現在還是只掛一卷料在印單色..唉!

李穆
2018-02-01 00:17:00

我以為你會帶他們玩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8-01-27 15:08:26

雷雕買回來快1年了…一直不想動工,昨天索性把它裝了,連帶把原先的皮帶軸承換成跟2.5ex一樣的惰輪,想說都拆到這了,那不然光學開關也換一換好了………嗯…成果不錯

ATOM 3D Printers
2018-01-28 04:10:06

升級以後再戰10年XD
期待林大作品分享:)


原文網址 Hanyang Leong
2018-01-26 20:46:38

A half sized # fashion dress showcase for Baëlf Design at Art Stage Singapore, printed on ATOM 3D Printers ! Sparkles with Swarovski crystals which duo Jamela and Lionel added =)

翻譯年糕

ATOM 3D Printers
2018-01-28 04:10:26

好美!


原文網址 陶範本
2018-01-26 12:23:01

因為做模型很常用快乾 但一直倒掉很煩
索性幫它做了一個家(底下黏雙面膠)

材質TPU軟料 尺寸用硬料可能會有點緊
配長春 其他牌子不知道行不行

需要檔案的話 放雲端給大家

Urd Shih
2018-01-26 12:24:26

這個模型其實設計的不錯,我之前也有想過要做一個類似的東西來放瞬間膠,剛好也是長春20G包裝的

但是念頭一轉: …… 查看更多

戴士偉
2018-01-26 12:59:30

應該買大罐的XD

高北熊
2018-01-26 13:00:37

這中快乾可以黏PLA嗎?

李仁維
2018-01-26 13:15:52

不錯的想法,但其實剪一塊紙板黏底部有完全一樣的效果

ChihJun Soong
2018-01-26 13:44:01

快乾不是用完要放冰箱,不然很容易乾掉。

蔡松寰
2018-01-26 15:31:39

感謝學長提供檔案XD

ATOM 3D Printers
2018-01-28 04:07:09

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好解法!
動手做出來就對了!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