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7-11-29 19:01:41

目前剩下紅色、綠色獅子的腳還沒有裝上去


原文網址 Chen-Hsiang Chao
2017-11-29 18:23:08

售 Atom 2.0含全新雷雕模組+黑色金屬機殼(皆全新未裝)。設計工作室用(使用頻率不高)狀況滿新的,機器在台北市信義區。 有意請私訊,價格不要太離譜可討論!

Owen Yang
2017-11-30 16:33:42

請問幾多COCO 願意

林志鎰
2017-12-04 09:14:46

私我報價^_^


原文網址 William Lee
2017-11-29 01:18:43

哥布林盆栽來喽~~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了~~
免費的哥布林盆栽喔~~~

Charlie Ting
2017-11-29 02:24:39

讚!這可以來印印

詹智翔
2017-11-29 12:47:53

怕.jpg

毛文謙
2017-11-29 14:31:36

笑得你心裡發寒


原文網址 胡城瑋
2017-11-28 19:23:54

不好意思也要來請教個問題orz

這兩隻貓都是我用ATOM2.0印出來的

只是右邊正常的貓大概一年多前印的

停機一年多,最近又想開始玩3D列印

之前堵了一次就一直列印都不順利

有把噴頭拆開清內部,也換了軟管

重新autorun 10%也一切正常

z-offset從0.36到0.5都試過

進料馬達也沒有什麼異狀

兩隻貓的參數一模一樣

請教版上達人,我要怎麼才能調整回原本的樣子 ?

Stanley Chen
2017-11-28 19:34:57

鐵氟龍管長度是?

Moko Jenson Huang
2017-11-28 19:38:41

好特別~~料也放了一年?加個15度試試看?(我亂猜的,﹍。)

Efun Lai
2017-11-28 19:39:46

你的料是不是也擺了一年?有防潮嗎?

Charlie Ting
2017-11-28 19:59:36

料受潮了,降個10度印

Alison Wu
2017-11-28 20:26:16

90%的機率是料的問題

黃智昱
2017-11-28 20:43:38

如果是同一捲料,那可能是料的問題,放大久吸了水氣。

胡城瑋
2017-11-28 21:03:34

換了一卷沒開過(真空)的料.......是不是我人品有問題orz

Kwok Tony
2017-11-28 21:41:53

檢查進料組結構,可能有螺絲鬆弛造成進料不順

李穆
2017-11-28 22:44:22

出料不順,檢查一下管線內跟擠料齒輪有沒有碎屑,列印時溫度是否會震盪,噴頭出口內是否堵塞碳化物或是黏稠物(拿最小的六角板手去捅,要透光確定可看清洞口),另外就是加熱片、蓄熱塊跟散熱片是否有正確裝回

Stanley Chen
2017-11-29 00:25:15

我覺得鐵氟龍管的長度要確認一下
那個是有定值的
不夠長或過長都會像這樣出料不順

Moko Jenson Huang
2017-11-30 02:48:28

不知樓主找到問題點了沒?


原文網址 廖晉緯
2017-11-28 19:03:11

呃抱歉我又來了...在突破撞頂的問題之後,我調z offset 調到好像還ok了,但現在試印測試檔案的50x50好像還是有點問題(如圖示),目前看起來好像有可能是出料不順、zoffset 沒調好或是一開始auto level就沒校正好,但其實這圖中有一部分是還ok的(沒圈起的部分)導致我現在有點無法歸屬問題方向。想再請問各位大大這比較有可能是哪方面的問題?再次感謝各位了 ? ?

廖晉緯
2017-11-28 19:04:26

四邊的角很淡應該是auto level沒做好? 我猜中間是出料不順?

黃俊傑
2017-11-28 19:10:42

skirt 比較不一定... 但是中間看來是出料不順!

廖晉緯
2017-11-28 19:16:26

出料不順感覺又是個debug無底洞啊 ? 這樣應該不是噴頭太靠底版?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19:22:20

Goto Zero 時,其實噴頭是移到 Z=0.1mm的位置。用一張80磅的影印紙去確認,紙張可塞入但與噴頭有磨擦感,這個 Z offset 值就對了。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19:23:53

既然有熱床,試試70度設定。熱床弄乾淨,用酒精把表面的油擦掉。

廖晉緯
2017-11-28 19:29:13

哈原來如此(筆記...

TianJia Hsieh
2017-11-28 19:31:13

頭會不會撞變形了?銅蠻軟的

廖晉緯
2017-11-28 19:31:51

列入待辦

廖晉緯
2017-11-28 19:32:13

要怎知道頭有沒變形啊...

梁琄
2017-11-28 19:36:26

atom的頭應該不會,atom的是鈦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19:39:09

怕是之前撞那麼多下,上蓋有變形。有的話,鈑金回來就好。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19:41:10

不必口紅膠。70度設定,PLA會微軟,有類似吸盤的作用。冷卻後,工件幾乎可以自然脫落。

廖晉緯
2017-11-28 19:44:40

Hawke ChienSheng Liu 要有料的狀況下 auto level 嗎?我以為要沒料比較準耶囧

廖晉緯
2017-11-28 19:46:00

了解!

廖晉緯
2017-11-28 19:46:39

好我也檢查一下上蓋...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19:51:35

廖晉緯 當然是噴頭口乾淨沒料的狀況。

廖晉緯
2017-11-28 20:12:18

喔我發現我一開始理解錯誤 ? 現在知道了

Charlie Ting
2017-11-28 20:16:12

幾點要留意:
1. 微動開關不夠靈敏,所以角落力矩大的校正會不準。
2. z-offset 捉的高度偏高,所以不準的地方就沒附著力了。
3. 出料量可能略多。所以平常你 z-offset 偏高,剛好被多的出料補滿空隙,但高度適中的地方料容易爆漿。

1. 要調螺絲讓它很輕碰就會觸發,不然你可以把 brim 縮小,看測高的誤差值是否有變小

2. 的部份,新版韌體可以在開印前修正,可以先修小一點,只要出料順,不刮底板就好,這時可以觀察出料量,如果有爆漿狀況,就要減少出料量。

3. 看2的狀況調整。

基本上現在新版韌體的第一層應該可以印到非常完美,平貼不爆漿,線線分明。會有這種狀況的,通常參數已經失準了,要調整一下。

廖晉緯
2017-11-28 20:33:05

謝大大長文回覆 ?

先問一下所謂的新版韌體是2.0.7還是2.5的啊?

我明天試完來回報一下

黃俊傑
2017-11-28 21:03:02

通常是喉管,而且你提到你有一陣子沒用了,料開很久了? 開很久沒用就...換卷新的吧!

廖晉緯
2017-11-28 21:09:35

了解 我開很久的料好像是真的都gg了..不過我目前用的料不是久放的料,其實我不太確定喉管正確的位置在哪耶orz 是噴頭裡面鐵氟龍管的位置嗎?


原文網址 Warren Wang
2017-11-28 18:02:27

近期有找出時間再次挑戰列印了。想請教專業的大家這個要怎麼調整可以更好。我目前底層有減速到大約30-40%。印出來是乾淨的只是因為zoffset比較低所以底層比較扁。可是漸漸往上印的時候會有幾個現狀。盒子內底層應該是填滿的可是近期印都是會有洞。目前cura設定是dense,還沒到solid。外層側面也沒有那麼的漂亮。可是如果我列印基本30cm的塔它是正常的。是問題出在我的gcode還是有其他因素? 謝謝大家!

林志鎰
2017-11-28 18:04:15

出料不順?噴頭?

Shih Han Hsu
2017-11-28 18:04:17

這風格也挺美的.

Shih Han Hsu
2017-11-28 18:05:10

先試試官方的gcode小鐵塔印看看,可能是回抽然後鐵氟龍管不牢導致

Su Wen
2017-11-28 18:30:55

縮圖來看有點密集恐懼...

廖新弘
2017-11-28 20:00:52

材料受潮了

Chen Zimook
2017-11-28 23:08:31

0.0 我以為是藝術品...

陳維德
2017-11-30 22:49:49

如果是用CURA 2. 多以後版本自己切片的,看一下你料的線徑是多少,CURA 內建多大是2.85 這沒改過來出料會不對,其他切片也是要注意線徑是多少的,很多預設也都2.85


原文網址 廖晉緯
2017-11-28 14:43:17

更新:從2.0.6->2.0.7之後不會撞頂了 持續測試中 感謝各位大大的幫忙 ? ? ?
---
各位大大我來求救一下,最近在重新整修我的2.0,但修完之後用新功能Setting z offset, auto level 正常,下一步要讓他跑go to zero 的時候就會發生影片中的狀況,會突然很大聲,然後衝下去的時候就會衝過頭 ? 請問有人知道是為什麼嗎?感謝 ? ? ? ?
韌體是2.0.6

索引一下:自動校正,熱床,撞頂

廖晉緯
2017-11-28 14:47:49

我是照著以下步驟,
----
自動校正步驟:

點擊選鈕進入選單後,點選 [ Setting Z Offset ]
點選 [ Auto Level ] 進行自動校正。
點選 [ Go to Zero ]
放一張一般A4紙於噴頭和玻璃平台間,並觀察噴頭是否可以摩擦到紙、但紙又可以在不費力的狀態下前後移動。
若噴頭太遠,降低 [ Z-Offset ] 的參數並重複步驟 3~4。若噴頭太近,增加 [ Z-Offset ] 後重複步驟 3~4。
找到適當距離後就可以開始列印,Gcode中不再需要有G29指令。
節錄自: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firstlayer-2/

Charlie Ting
2017-11-28 14:51:01

你這個有加熱床,Z 高應該變小了,你有改嗎?

阿童
2017-11-28 14:51:15

有確定校正時,每一點都有點到玻璃?

廖晉緯
2017-11-28 14:54:28

是要在哪調啊拍謝不是很清楚orz... 應該不是在kiss的這邊吧?因為還沒開始印

廖晉緯
2017-11-28 14:58:28

都有聽到聲音 但不太確定是否有抓到 這影片倒數第二個點點完就沒改變螢幕上的z 這樣正常嗎?囧

廖晉緯
2017-11-28 14:59:22

我這次修主要是把舊的熱床換成新的熱床

廖晉緯
2017-11-28 15:01:02

我覺得問題好像是在goto zero的時候發出的那個個超大聲響讓校準已經先跑掉了?就是機器以為他沒動但其實他往下超多?

Charlie Ting
2017-11-28 15:10:06

如果就我的認知,G29 程序的高度容許誤差有一二公分,所以不容易發生撞車。但若你直接 Goto Zero,機械就是以你韌體裡的 Z 高往下跑,直接到零點。這等於是沒容許誤差。如果你的值設得準就算了,設太大就撞了。

這點跟當初試 beta 雙噴時的狀況一樣,就是噴頭高度改變,Z 高沒改,歸零就撞了。而你的狀況應該是熱床的高度造成你的 Z 高已經不符合了,沒改當然就撞了。

梁琄
2017-11-28 15:19:42

你要不要先改韌體?2.0.7 的熱床有更新

廖晉緯
2017-11-28 15:42:49

恩恩 我先來抓新的2.0.7韌體,然後我來看看在哪裡可以改Z 感恩大大 ? ? ? ? ? ? ? ? ? ?

廖晉緯
2017-11-28 15:43:42

我找一下喔 現在韌體主要是放在官方論壇上嗎?

梁琄
2017-11-28 15:46:01

廖晉緯
2017-11-28 15:47:11

抱歉太久沒用... ? ?

廖晉緯
2017-11-28 17:19:58

更新:從2.0.6->2.0.7之後不會撞頂了 持續測試中 感謝各位大大的幫忙 ? ? ? ?

梁琄
2017-11-28 17:51:34

歡迎回鍋

蘇子敬
2017-11-28 18:11:29

可以更新到2.5看看,2.5的z offset蠻好用的

廖晉緯
2017-11-28 18:51:09

我覺得我需要相當的勇氣 ? ?

廖晉緯
2017-11-28 18:53:12

感謝解圍 ?

梁琄
2017-11-28 19:00:06

啊~ 新的在control> version 那可以選2.0

廖晉緯
2017-11-28 19:07:35

梁琄 所以我可用2.5 韌體的2.0模式?

蘇子敬
2017-11-28 19:22:40

廖晉緯
2017-11-28 19:24:55

好 勇氣取得 待會來更新 ? ?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28 20:10:12

如果用 2.5的話,Adjust Z offset 就要調到噴頭剛好輕輕接觸熱床。


原文網址 林承緒
2017-11-27 07:33:55

問大家要印的漂亮不會塌在設定壁厚都是設定多少?

廖新弘
2017-11-27 10:34:03

要看印的東西,一般外壁是三圈

Efun Lai
2017-11-27 19:51:30

我都用3-4層,不塌有時候我也會從溫度速度下去著手


原文網址 洪瑞良
2017-11-26 23:48:50

昨天塗好半邊.今天兩隻都塗好了.跟大家分享

Calvin Sung
2017-11-26 23:59:08

好新鮮的魚~ ?

黃敏郎
2017-11-27 00:18:50

真的好像

蔡松寰
2017-11-27 00:22:13

超級像呀!

梁琄
2017-11-27 00:32:57

老闆這魚怎麼賣~~

謝文祥
2017-11-27 01:03:28

這魚新鮮,做生魚片最棒

James Lu
2017-11-27 07:44:45

老闆! 我要上面那隻的生魚片.

William Lee
2017-11-27 08:02:45

很強耶

陳曉澔
2017-11-27 08:04:10

雷神就是神.....

游正宏
2017-11-27 08:29:32

這樣下次不就會有委託印個
"拜拜用三牲"?!

粘峻銘
2017-11-27 09:34:32

還以為是真的哩

洪瑞良
2017-11-27 23:44:06

謝各位


原文網址 李安茂
2017-11-26 17:15:28

之前有前輩要研究廢料回收利用 或許可以參考

楊仁智
2017-11-26 17:45:47

廢料回收沒想像中單純,不是加熱在融化回線這樣簡單,塑型過的PLA或ABS在成型時有些東揮發掉了,有些變質了,就算融回線型,要在重用,問題會很多。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