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7-10-07 22:07:45

知名分享網站又有新飛機分享了

葉志晃
2017-10-07 22:41:30

20美元!! 最新的還有更大的80美元SUPERMARINE SPITFIRE MKIX 1.7米寬 3d 列印機


原文網址 Moko Jenson Huang
2017-10-07 21:06:58

<問題已自行解決>
<解答請參閱留言>
.............................
上回有痛友印出斜塔
今天我也印出一個反方向的斜塔
原因還不知道
找到了再回報
Ps....
這台是改過的ATOM
# 連桿粉重要

Moko Jenson Huang
2017-10-07 21:25:17

....
找到問題拉,
Y軸的球頭鬆了,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Kwok Tony
2017-10-07 17:35:01

請問2.5 EX 送料的鐵氟龍管跟噴頭內的鐵氟龍管規格是不是都一樣 4 x 2 mm的 ?

Kwok Tony
2017-10-07 17:37:23

謝謝!


原文網址 Hanyang Leong
2017-10-07 17:03:23

A recent prop piece we did - the Halo Laser Pistol :D

翻譯年糕


原文網址 翁偉偉
2017-10-05 20:36:34

各位前輩好,

想請教為什麼會有這些小顆粒呢?有人知道原因嗎?

切片使用Cura 2.7,線材是Voltivo。

感謝!

廖新弘
2017-10-05 20:38:46

你的溫度太高了

翁偉偉
2017-10-05 20:39:17

哦!原來如此.. 我是照著Voltivo的建議值調的,哈..

翁偉偉
2017-10-05 20:40:27

但有時都會發生在同一條線上耶

廖新弘
2017-10-05 20:41:34

那是Cura的特產

林允中
2017-10-06 12:24:22

回抽長度和速度設多一些試試看會不會改善

吳秩達
2017-10-06 15:43:32

調成random的肚臍線?

翁偉偉
2017-10-06 15:58:26

這東西很怪,是在同一個高度的起始點/結束點往回折返走造成的。溫度降低3-5度都還是有,outer wall before inner wall無用、retract before next layer也無用。
的確是可以靠z seam的選項對齊(抑或是travel 裡的start layer start X),但似乎無法消除耶?有請高人指點..

連結1: https://www.simplify3d.com/....../print-quality....../......

連結2: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

翁偉偉
2017-10-06 15:58:51

似乎不是回抽的問題..

翁偉偉
2017-10-06 15:59:31

還沒試過random,但可以設定對齊,您知道有方法可以消除嗎?

吳秩達
2017-10-06 16:06:08

我目前也無解,只能讓他藏在比較不顯眼的地方

翁偉偉
2017-10-06 16:08:51

了解..

廖新弘
2017-10-06 16:17:06

Cura切片是外圈開始,起點又同一地方所以外表容易造成拉鏈或者疙瘩

廖新弘
2017-10-06 16:24:14

其實切片軟體不要只用一套,多學幾套,有好無壞

翁偉偉
2017-10-06 16:29:36

了解,您也是推薦Kiss嗎?

廖新弘
2017-10-06 16:31:46

最近比較常用S3D

Eric Chen
2017-10-06 17:53:37

怕你沒東西好磨吧

翁偉偉
2017-10-06 23:17:20

XD

Dennis Chen
2017-10-07 08:59:45

如果你再印同一個gcode凹凸的線都發生在同一位置,可以試試把所有的列印速度調成一致且放慢,因為Cura 2.7 Outter/Inner/Infill 速度都不一樣,回抽時再擠出時,因為有速度變化,出料有時會跑過頭或是跟不上...

Dennis Chen
2017-10-07 09:14:23

可以調的變數還很多,鐵氟龍管是不是要換了,擠出校正 (esteps, flow, 線寬)...

John Lee
2017-10-07 09:17:53

換料的拉鍊
可以增加換層時的間距
跟指定換層地點來減少
換線拉鍊的產生。

翁偉偉
2017-10-07 11:08:05

這似乎是個好方法,但於另一篇,有人是說把outer wall wipe調成零(預設0.2)反而會好一些
https://github.com/Ultimaker/CuraEngine/issues/325

翁偉偉
2017-10-07 11:11:58

另外在同樣的條件下,如果對齊z seam,表面品質會下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Delta架構的關係。但勾選Outer before inner wall 就可以解決! ?

翁偉偉
2017-10-18 17:53:30

在Cura 3.03已經有新的選項!棒~~

吳秩達
2017-10-18 18:06:28

居然出3了!
感恩通知^_^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7-10-05 18:08:31

請問2.0兩顆側吹是幾V的電壓?規格是35*35*7mm嗎?除了官網哪裡有賣?官網的太貴,難下手~~"

廖新弘
2017-10-05 18:21:22

12V,那是特規

廖新弘
2017-10-05 18:29:27

可以改成5V下去用

Charlie Ting
2017-10-05 18:30:27

特規,12V,雙線PWM,風壓風量都不俗。算高級品。不過蠻耐操的,所以值得。

林文和
2017-10-05 18:31:10

接線的位置要改到5V輸出的地方嗎?那這樣能控制吹風的%數跟層高嗎?感謝


原文網址 黃康誠
2017-10-05 16:39:09

請問有社團朋友用過Sony XZ1的3D掃描嗎? 不知道手機掃描的品質有到哪種程度了,能否取代低價位的掃瞄裝置?

Stanley Chen
2017-10-05 16:43:53

Autodesk免費的Memento可以取代低價掃描裝置!

Chieh-hung Yen
2017-10-06 08:00:50

用過XZ1 mesh相當粗糙喔 不貼材質應該遜於低價位的掃描裝置(五萬等級),但材質貼上去通常就還蠻好看的所以要看用途。若要直接用於單色3D printing我覺得不太行


原文網址 阿童
2017-10-05 16:23:57

[線上診斷系統BETA]

Atom 團隊致力於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
除了詳細的說明書、教學影片以及線上寶典之外,
最近正在開發這款線上診斷系統,
為了能確保其實用性,
希望大家能來幫我們測試看看,
有任何意見也歡迎在問卷或本串留言!
非常感謝!

廖新弘
2017-10-05 16:33:39

怕新同學沒有人知道

James Lin
2017-10-05 16:55:10

流言 ~ :p

林似諭
2017-10-05 18:55:29

已測完!


原文網址 William Lee
2017-10-05 14:43:21

Seafood ~~
Seafood 來了~~

James Lu
2017-10-05 15:58:01

wow 酷喔!

William Lee
2017-10-05 17:06:44

Ethan Lin
2017-10-06 06:34:50

讚嘆絲復!!!


原文網址 毛文謙
2017-10-05 13:13:29

自動校正每次都在這個環節卡住
然後磁桿就會鬆脫
請問是什麼原因啊

Brues Wu
2017-10-05 14:09:42

照片中的彈簧先拆了,校完再裝上去;不想這麼麻煩就是先把該彈簧取下,拉鬆後再裝回去!

林似諭
2017-10-05 14:09:54

鐵弗龍管太短了!被拉住了!還有光學限位螺絲也檢查一下!

廖新弘
2017-10-05 14:28:19

你的走線也太緊嘣了,看起來沒有預留空間

育旻
2017-10-05 14:42:23

彈簧+1

梁琄
2017-10-05 15:11:30

上面這個拆掉試試,可能扯到就掉桿了

Coby Huang
2017-10-05 15:27:16

線好像有點緊~

Nake Lin
2017-10-05 16:08:35

進料線太短+1

毛文謙
2017-10-05 19:31:07

謝謝各位的幫助 問題已排除 除了線路重拉之外 彈簧也拉鬆了再裝 定位成功 謝謝各位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