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Cheng Yao Li
2018-12-25 18:45:10

很高興成為ATOM 3 Lite的搶鮮體驗玩家
我們預計一月會釋出一些透過ATOM 3 Lite所製作應用的分享

在此之前,先送上存錢筒當作聖誕禮物吧~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直接到下方連結下載喔~

大家聖誕快樂 ❤️

新的ATOM真的很穩定,大面積列印底盤用起來非常舒爽
新的平台校正,讓大面積底板列印時也不再有翹邊的困擾

以往對好的FDM設備定義是:
1.高穩定
2.高品質
3.容易操作

雖然試用的是Lite版本,但說真的全部都符合

Cheng Yao Li
2018-12-25 19:15:31

從這邊割開喔~
保留以前殺豬取錢的樂趣哈哈

Cheng Yao Li
2018-12-25 19:17:12

我自己無聊是邊印邊丟錢進去,印好後裡面就有一些錢了 ?

Cheng Yao Li
2018-12-25 19:19:34

其實存錢筒開完後並不會浪費,底座可以當杯墊或小置物盤
上面可以當花盆或筆筒


原文網址 王彥杰
2018-12-24 21:38:51

第一款3D列印的卡鉗。
激情四射的時刻!

王彥杰
2018-12-25 15:37:09


原文網址 Max Lu
2018-12-24 14:29:12

想請問各位先進給點建議,
本身算也跟先前一位留言的板友一樣,也是屬於業餘使用者,我的機器是第一代嘖嘖的預購整機,過程中也是遇到很多問題調教的很久,後來有升級到1.99版,當中也停滯了幾年時間沒繼續使用機器,雖然現在開機參數沒有調整很大的情況下,還算可以順順利利的印完成品,頂多有些小缺陷問題但都不是很嚴重。

而最近也在考慮是要預購 ATOM 3 或 3 Lite 還是 ATOM X,因為沒有接觸過 光固化的列印方式與經驗,相關資訊經驗都不是很足夠,也抓不出後續材料費用與維護的開銷會不會比FDM更大,擔心入手後雷到機器沒辦法駕馭。
但看到很光固化後的成品硬度與精緻度是比FDM強上許多,想聽聽各位先進的意見,光固化入門與可玩性會比ATOM 3更強大嗎?

還是選擇升級至 ATOM 3 並後續的模組配件可玩性會更大許多,畢竟官網也提到正在開發光固化模組套件與雙噴頭膜組套件。

另外 ATOM 3 與 3Lite 只是差異在 滑軌與滑輪差異/光學開關與機械式微動開關之外,整體列印細緻度與操作上會有很明顯差異嗎?

再請各位指點提供意見,感謝各位。

廖新弘
2018-12-24 14:52:56

有需要和有錢就買吧,我的初代自己昇級到2.5版,一樣頭好壯壯,不會因為新機器就買,光固化我個人用不到,所以不考慮

黃小潔
2018-12-24 15:02:50

我覺得ATOM是一間很負責任的公司!原則上應該不會讓你碰壁,另外ATOMX在材料上畢竟還是開放元,所以選擇性很多,我親眼看過光固的成品真的很優!那以ATOM的精神相信ATOM會有很完整的教學~

陳維德
2018-12-24 15:25:39

FDM 就看你自己的考量,ATOM X 說真的你可以等人家買了用了說好不好在來考慮,或可先買便宜光固機回來試看看光固的感覺是不是你要的,說白的ATOM X 買回來,你還是少洗模型用的,真的只靠那樣印完固化,結果一定不會好,除非你是想搶預購想便宜一點那是可以試試

鄭政浤
2018-12-24 15:30:50

陳維德 Max Lu 到時我X要賣的話先問你XD

Stanley Chen
2018-12-24 15:37:46

同意廖大的看法
真的是看需求跟使用習慣
反正 Atom 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好用耐用的設備
跟完整的售後服務
我自己也是 2 代一直用到現在還是頭好壯壯XD
但 X 也真的是非常想購入啊!!!

林志鎰
2018-12-24 15:38:09

光固化樹脂,都是以千為計算單位

廖新弘
2018-12-24 16:19:54

黃小潔 光固化如果不優,那台機器可以丟了,只是好奇X看起來是用LCD的吧

Max Lu
2018-12-24 16:25:27

鄭政浤 這部份我等你開箱了

Max Lu
2018-12-24 16:37:28

OK,謝謝提供意見,這個我會考慮看看

陳永慶
2018-12-30 00:41:47

雖然我前陣子才買Atom 2.5, 但是我還是跟了預購

Atom3 新的主控,看起來把原本令人煩躁的馬達運轉聲音降低不少,加上可以更換E3D相容的擠出頭,感覺後續對應不同材料會方便許多

從影片來看Atom2.x 應該更換快拆模組,再換掉電路板,應該有機會升級成類似Atom3的架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這樣改


原文網址 Nigel Liu
2018-12-24 11:27:19

【Atom 3 Lite 體驗之二】

(知道周一大家上班很忙XDDD,懶得看內文的可以直接拉到後面看總結)

基於工作上的需求,會遇到不得不開支撐列印的時候,雖然擁有雙噴的Atom 2.5ex,但從來沒有使用過可溶性的材料去做雙料列印,很多時候是因為懶,另外一個是可溶性的料採購起來有點貴XDDDD,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列印出來確認造型跟比例,就沒有講究太多

這回測試Atom 3 Lite ,最驚豔的部分大概是拆除支撐輕鬆很多,列印用的料是明燿的灰色可打磨料,切片軟體是Cura3.1.0,層高0.1mm,過往杯子底部會有圈足的部分,是杯底一個內凹的凹槽,在陶瓷燒製的過程中避免釉料在高溫中液態化沾黏到底部的設計,通常這邊的支撐我都懶得拆,一來是很難拆,二來是拆了也不會好看

結果這回只用剷刀輕輕插入縫隙一撬就整片脫離,其他支撐在中段的支撐也沒留下太多痕跡,徒手就剝掉大部分的支撐,猜想是自動調平讓第一層就有很好的表現,加上機器是經過嚴謹的SOP組裝,精準度拉高,讓支撐能如切片軟體規劃的容易拆除,讓後續的表面處理可以省掉很多工序(撬掉支撐的時候才想起應該要錄影,但列印這個杯子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只好下次再說XDDDD)

最後的重點歸納總結

1.支撐很好拆,包含杯子底部的圓角,過往這個要不就是印的很慘,不然就是被支撐撐得很難看,這回只有徒手剝剝就順利把支撐拆除

2.它終於是一台友善設計師的工具,我很確定沒有研究太多參數,有點無腦列印

3.精準度很不錯,圖四的游標卡尺又要拍照又要單手握持,有點把卡尺拿歪了,公差沒有那麼小,杯緣大概86.21mm左右,誤差大約十條,相較於前幾代自己組的已經是很優秀的表現

4.進料架的角度終於是目前幾代中狀況最好的了,加上明燿龜毛到底的捲料潔癖,還有斷料偵測的加持,長時間列印比較放心

5.不用口紅膠也不用貼膠帶,檯面都只有噴酒精相當乾淨,對於視覺潔癖的朋友應該很有幫助

以上,希望對新機有關注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參考,也謝謝你一路讀到最後XDDD

Nobu Hou
2018-12-24 11:42:23

這杯子也太美了吧!!!


原文網址 劉柏辰
2018-12-24 07:41:19

請問Atom的大神們有用過類似這樣的混色器嗎?之前不是有說使用雙色列印有混色,軟硬進料不易的問題,但如果使用這個(雖然感覺也是多少會混色)是不是至少進料回抹回抽不用設這樣多也比較好調整許多了呢?看到這個有點心動想下手,但一直沒找到有人分享使用這個的資料怕是很難用喔...

劉柏辰
2018-12-24 07:44:48

之前還看到有人要做CMYKW的混色器(不是印表機),結果沈下去再也找不到資料了。

黃震桀
2018-12-24 10:23:33

怕這超貴土土的還是噴漆就好

Tk Leung
2018-12-24 10:47:45

還有厚實的換料方塊,除非你只印水平間條。


原文網址 陳永慶
2018-12-23 23:19:29

手邊有一些包裝盒,丟掉很可惜但是原本的分隔很不實用,拆掉自己印緩衝,拿來當日常攜帶筆盒還不錯

陳永慶
2018-12-26 07:49:54

改款


原文網址 劉柏辰
2018-12-23 14:13:40

乖Atom,爸爸覺得你冷

林似諭
2018-12-23 14:27:35

abs?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8-12-23 12:03:19

我只是業餘玩家,2.0~2.5EX已經玩幾年了,機器也調到隨開即印的穩定度
一直糾結要不要預購Atom 3
有沒有先進能給點建議:
Atom3跟3Lite, 2萬的價差,使用上是有感的嗎?後續升級雙噴都沒有限制?

感謝!

陳維德
2018-12-23 12:12:27

我是覺得你有2.5 了,那3 其實沒必要性除非你真的要多加一台印東西,不然只要等看看雙噴出來是怎樣在說,如果現在買那是會選3,用料好之後維護保養都輕鬆

Po Ting Liu
2018-12-23 12:17:34

ATOM X 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心動!

Genu Wu
2018-12-23 12:35:58

2.0(2.5) → 3 進步的空間不大,只有噴頭較容易維護、較美觀的操作介面,冷卻效率反而沒有更好。
列印範圍至少300mm才有讓人下手的衝動

Efun Lai
2018-12-23 14:53:18

覺得應該直上X

陳逸文
2019-03-28 09:14:49

那就要看Atom3有何過人的功能,是Atom2.5EX所不能及的。另外可考量是否有這方面的需求⋯(這比較重要)


原文網址 Ido Mohar
2018-12-22 19:04:12

someone knows where in the firmware i can revers the auto level micro switch logic?

翻譯年糕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